2_阅读习惯班会例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养成八大习惯之一 阅读习惯 三三中队主题班会 认识读书的重要性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199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因为这一天是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上100多个国家都要可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日庆典活动。但在中国这一世界性的读书节,还没有被社会公众所知晓。 《中国教育报》曾报道过这样一组数据:中国每人每年大约读5本书。欧美国家、日本每人每年读40本书。犹太民族每人每年读55本。 看了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感想? 中国虽然是文明古国,但在读书方面做的还不够。 我们要多读书,为国争光! 养成读书好习惯 小朋友,爱读书, 读写姿势要做到: 身直、头正、肩要平, 眼离书本一尺远, 胸离桌边一拳远, 手离笔尖一寸远。 三个一,记心间, 养成读书好习惯。 1、匡衡,西汉东海人。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 2、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3、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他为此十分苦恼。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 捉了十几只,把它 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4、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写出了流传千古的《资治通鉴》。 5、华罗庚猜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读了这些故事,你有何感想? 古人在艰苦的环境下,都如此刻苦,我们不是更应该好好读书吗? 好书推荐 快来读读好书吧!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较早 的一部历史小说。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这一图书通常采用“为什么?”的标题,每一篇文章是几千字的科学普及作品。该品牌诞生50多年来,以其贴近读者的编辑形式、严格筛选的图文内容影响了无数求知道路上的读者。 昆虫记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是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集成一书, 让读者领略昆虫世界的真实面目。影响了无数求知道路上的读者。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由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所著。它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作者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性作品。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大地的儿子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