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直腸给药与临床应用
直 肠 给 药 轻 松 治 病
——造福人类健康
阳江市马南社区卫生服务站 站长 吴成志
直肠给药技术是一项常用的中西医给药方法。长期以来,该项技术仅局限于治疗结肠、直肠疾病,如便秘、慢性结肠炎等,之后,部分专家开始将该技术用于治疗盆腔疾病如附件炎、前列腺炎、膀胱炎等。近十年,直肠给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从中药灌肠到西药直肠滴入、从普通感冒到心脑血管疾病,直肠给药技术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一、直肠解剖结构:见下图
直肠是结肠的末端,长约20cm,粘膜表面无绒毛、皱褶少,故直肠不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但近肛门端血管很丰富,药物吸收效果良好。在直肠给药的混合药液中加入血管扩张剂、渗透剂、药物吸收促进剂,药物吸收明显增加。
药物吸收途径:①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进行代谢后再进入体循环;②通过直肠中静脉和直肠下静脉及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③通过直肠淋巴管吸收后,通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
二、直肠给药的主要途径:
1、 直肠栓剂:如退热栓、痔疮栓、止痛栓等,可经肛门直接塞进直肠。
2、 直肠灌注:将配制好的混合药液(20—50亳升)通过肛肠管(PVC管)直接注入直肠,主要适应于小儿、老人或用药量少的情况。
3、 直肠滴入:将配制好的混合药液(100—200亳升),通过输液管、肛肠管缓慢滴入直肠(当然比静脉滴注快很多)。主要适应于用药量大、复合用药、成人给药等情况。
三、直肠给药的适应范围:
1、 顽固性便秘:清洁灌肠+药物保留灌肠+中药通便。3—5次即保痊愈。
2、 慢性结肠炎:药物直肠滴入+结肠炎丸。每周3次,3—5个疗程即可有效控制。
3、 炎症性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支、结核病、急慢性胃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病、菌痢、阿米巴痢疾、急慢性尿道炎、肾盂肾炎、鼻窦炎、副鼻窦炎、中耳炎、前列腺炎、盆腔炎、附件炎、阑尾炎、前列腺增生症、皮肤病、性病。直肠滴入/灌注+适当口服药物治疗。
4、 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脑萎缩、眩晕症、脑梗塞、血栓性静脉炎、急慢性心功能不全。疏通血管药物保留灌肠+对症药物治疗。
5、 痛症:顽固性头痛、颈椎病、腰椎病引起的腰腿病、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肋骨神经痛、痛经等。消炎药、止痛药保留灌肠+免疫调节药直肠注入。
6、 过敏性疾病:急慢性荨麻疹、药物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病、过敏性紫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等。抗过敏药+免疫调节剂直肠给药。
7、 变态反应病:风湿、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慢性甲状腺炎、甲亢等。双向免疫调节药+免疫抑制剂直肠滴入。
四、常用直肠给药组方:(1)抗菌素针剂/片剂/冲剂+括约肌收缩剂+药物吸收促进剂;(2)中药水煎剂+括约肌收缩剂+药物吸收促进剂;(3)免疫调节剂+药物吸收促进剂。
五、直肠给药方法:
1、 直肠灌注:将配制好的混合药液用20-50毫升注射器通过专用肛管经肛门直接推入。小儿药液5-10毫升,插进直肠5-10cm;成人药液15-30毫升,插进直肠15-20cm
2、 直肠滴入:将直肠滴入的药液装入输液瓶,适当的加温,温度在35—40℃之间。
3、 把输液管剪掉过滤器,插入准备直肠滴入的输液瓶中,排气后,接入一次性PVC管,前端涂上润滑剂(液体石蜡或食物油均可),然后把PVC管插入患者肛门就可以滴入了。
六、禁忌症:肛门、直肠、结肠术后,严重腹泻、肛疾、急腹症患者禁用;妇女月经期、产褥期等应慎用。
七、直肠给药的优点:(1)给药十分方便:特别解决了小儿及口服药物或静脉穿刺困难的病人;(2)操作技术简单,很容易普及:一般的医务人员甚至是乡医也能在短时间内完全熟练地掌握;(3)配药方法灵活:可混合多种药物如抗菌素、中药、抗过敏药、镇静安眠药、抗哮喘药、抗溃疡药,几乎不受药物剂型的影响,针剂、片剂、冲剂、中药煎剂、水剂等均可;(4)药物浓度高、吸收很快(直肠血管丰富)、能迅速产生治疗作用;(5)毒副作用明显减轻:由于要经过粘膜、粘膜下组织、血管壁才进入血液,药物的各种毒副作用被明显地“过滤”而减轻(50%药物避免了肝脏的首关作用);(5)适用范围广:各种炎症、心脑血管病、免疫反应性疾病等均可采用。
八、临床应用举例(仅供参考):以下以西医为主。中医直肠给药可根据需要使用。
1、上呼吸道感染:
(1)小儿(5-7岁)上感伴发热(39℃):
头孢呋辛钠 0.75
克林霉素 0.10
利巴伟林 50mg
柴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