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 前一句“欲说还休”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 【赏析】 后一个句“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如今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满含辛酸,将词人无处倾诉的苦衷写了出来。 * 上片中“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愁”和下片中“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其内涵是否一样? 问题探究一 不一样。前者为“闲愁”----涉世未深“少年”的无根之愁、做作之愁。后者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所引起的“哀愁”----受到压抑、无以言说、无法解脱之愁。 * 问题探究二 为什么词人“欲说还休”?是什么原因使他想说却又不说了? A.处境的残酷。统治者处处排挤、打击他,他处处受猜忌,所以有愁不敢说。 B.更主要的原因是,一生抱负化付与流水,鬓发苍苍,功业无成,而又没有知音,无人理解。这种孤独的愁情,跟谁诉说,说了又有什么用,这中间也包含着对南宋小朝廷的无限失望。 * 结句“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采用欲吐还咽的抒情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问题探究三 这里作者笔锋一转,把原来想说的话咽回去,改口说,天气凉快了,多好的一个秋天。短短两句词,写出了抒情主人公的两副面孔:一副是心事重重,愁思百结;另一副是吞下苦泪,强作笑颜。“欲说还休”反映了辛弃疾归宋后的真实生活处境,而“却道‘天凉好个秋’”是看似洒脱,却欲言不能,充分展现了他那深沉、复杂、矛盾、哀怨的内心世界,更耐人寻味。 * 问题探究四 “少年”和“而今(老年)”,哪个是主,哪个是宾? “少年”为宾,“而今(老年)”是主,少年之愁,是可说之愁,是激昂之愁;老年之愁,是无言之愁,是沉郁之愁。而这种浓得化不开,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愁情,才是词人要传达的。以昔衬今,对比巧妙,突出强调了今日词人内心愁苦之深重。 * 全词以“少年”“不识”“ 愁”与“而今”“识尽”“ 愁”对比,突出了词人愁苦之情。以此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 小结 * 王国维《人间词话》 * 铁板铜琶继东坡 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 莫随鸿雁南飞 * 楹联: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这是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上联“铁板铜琶”是一个典故,出自《历代诗余》所引宋代俞文豹《吹剑录》里评论苏词风格的话: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后来就演绎为“抱铜琵琶,执铁绰板”,形容豪放激越的文词。(“玉堂”是宋代翰林院别称) * 下联的“美芹悲黍”中的“芹”指芹菜。《列子? 扬朱》篇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好吃,结果富豪吃了反倒嘴肿闹肚子。后人以“献芹”称所献之物菲薄,以示诚意。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 “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表示了他“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贺新郎》中的句子)的豪情壮志。 *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 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这一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今南京)。这时他已经三十五岁了,南归已逾十年,壮志依然难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辛弃疾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楚地的天空辽远空阔,千里弥漫着清爽的秋气,浩荡的江水流向天边,秋色无边无际。遥望远处起伏的山岭,有的如玉簪般峭立,有的如螺髻般回旋,向我呈献出无限的愁苦和怨恨。在落日斜照的赏心亭上,在孤雁的哀鸣声中,流落江南的游子站在楼上瞭望。我仔细把吴钩宝刀看过,把亭上的栏杆拍遍,但没有人能领会我登高望远的心情。 * 不要说鲈鱼如何鲜美,可以切碎煮熟品尝,如今秋风已起,张季鹰回到故乡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东省高中历史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
-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12课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3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
-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12课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17课 解放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15课 国共的十对峙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13课 辛亥革命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12课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15课 国共的十对峙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
- 山东省高中语文《客至》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
- 山东省高中高一语文 “多情才子柳永”主题单元设计.doc
- 山东省高中高一语文 “苦恼的达观者:苏轼”主题单元设计.doc
- 山东省高中语文《将进酒》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
- 山东省高中语文《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课件 苏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 山东省高中语文《西塞山怀古》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
- 山东省高中语文《祝福》课件 苏教版必修2.ppt
- 山东省高中语文《鹊踏枝》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
- 山东省高中高一语文 古代人物传记主题单元设计.doc
- 山东省高中高一语文 感受唐代诗歌的魅力主题单元设计.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