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度雷寨中心学校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分) 读《阿长与山海经》,我们了解阿长,卑微却让人怀念;读《背影》,我们看到父亲,在人生狼籍时,却用一个蹒跚( )的背影诠释父爱如山;读《老王》,我们听到,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作;读《台阶》,我们体验到了父亲,圆梦时坐在高台阶上的尴尬(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分) 蹒跚( ) 尴尬( ) (2)上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1分) 改为 改为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名副其实的世界名帅里皮加盟中超联赛,中国体坛为之一震,对中国足球而言是件好事。 B.餐桌上美不胜收的饭菜,让采风团成员们垂涎欲滴,胃口大开。 C.正是您的坚持与不懈努力,才创造了一个永垂不朽的传奇。 D.在越野障碍技巧赛上,摩托车飞跃巨石如履平地。 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每当站在中国地图前,使我产生无尽的联想。 B.为了避免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学习交通法规。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4.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小说《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其中主人公是一位干瘦的老头,叙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B.《背影》是朱自清写的一篇表现父子之爱的抒情散文,语言生动流畅。 C.《阿长与山海经》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七件事,刻画了一位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的保姆形象。 D.雨果是法国作家,他愤怒谴责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并焚掠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敬意和同情。 5.古诗词名句填写。(10分) (1)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3)《石壕吏》中官吏的残暴和老妇的悲苦形成鲜明对比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陋室铭》中,体现作者交往之雅、生活之恬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归园田居》(其三)中写诗人不善耕种的诗句是 , 。 (6)《使至塞上》中写大漠奇异风光的名是 , 。 6.在“全民读书月”中,光明中学举行了“名著‘”评”活动,同学们写出了许多高度概括、语言精炼的书评,读罢令人同味无穷,拍案叫绝。例如: 《伊索寓言》:简沽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格列佛游记》:清新的文字,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将读者带入一个奇异的幻境。请仿照以上书评的形式,为下列名著写上精彩的短评。(可以从作品的主题思想、主要内容、艺术特色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等方面来写)(4分) 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骆驼祥子》: 二、阅读与理解(4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4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乌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太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念无与为乐者 念: (2)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 9.翻译画线句子。(4分)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西三粒而已。 10.下面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

文档评论(0)

bm5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