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课(9.2).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言课(9.2)

1、历史学习三步曲: 积累—思辨—感悟 积累的途径—看书、看电视、文物、考查、调查、旅游…… 思辨什么—真伪、美丑、善恶…… 什么是感悟—“于我心有戚戚焉”;“原来是这样……”;“怪不得……” 2、高中历史要学习什么? 高中新课程历史体系 3、历史课堂的要求 选修模块 必修 1 必修2 必修3 必修模块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探索历史的奥秘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高中教材编写的特点 ?一、教科书结构与编写体例 1、单元(专题史体例,每个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必修一、二、三合计25个单元) 2、课(每个单元分为若干课,每课涉及一个比较具体的历史问题) 二、导入部分 1、单元导入 2、课导入框 三、课文正文部分(宋体字部分——要求掌握的内容) 四、课文辅助部分(“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等) 五、测评部分(“本课测评”“学习延伸”单元学习小结等) 六、探究活动课 七、附录部分 * * * 我们接触的历史一般都是什么? 走近历史 一、什么是历史? 二、为什么学习历史? 三、怎样学习历史? “历”,繁体作“歴”,其下部是“止”,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形就是一只脚,表示人穿过一片森林,《说文解字》说“历,过也,传也”。“过”表示空间上的移动,“传”表示时间上的移动。 商朝甲骨文中就有「史」字,其字形仿佛人手握笔记事。这个「史」,就是商朝专门掌管祭祀和记事的官员,即所谓史官。 史 历 《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历,过也,传也。” “历史”的两层含义: 1、过去发生的事 2、曾经记录的事 历史 “历史”用英语怎么说? History与story同源于希腊文historia“一个人的调查纪录”。 它是由Hi加story所组成。以Hi为原形的词,最常出现的是High,即高大、贵重、成熟之意;而story则为故事、小说、轶事之意。 由此显而易见,History主要表达的亦是“高级的故事”,或是“贵重的小说”,或是“成熟的轶事”之概念。 HISTORY 收藏——透视历史的缩影 旅游——探寻历史的踪迹 鉴赏——解读历史的意趣 我们自己的历史——中考、暑假……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情人眼里出西施——名人眼里的历史 1、历史是最让人清醒的教科书。——毛泽东 2、历史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的对象,它思接万载,视通万里,千姿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其他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法]马克·布洛赫 3、处今日物竞炽烈之世,欲求自存,不鉴于古则无以进文明,不观于人则无由自知其不足。 ——夏曾佑《中国历史教科书?序》 4、国可灭,而史不可灭。   ——连横《台湾通史》自序 5、我们只知道一门惟一的科学——历史学。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6、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列宁 爱上历史的N个理由   开国领袖毛泽东之所以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中外历史的深入研究和领悟。他不仅驰骋史海,熟读了古今史籍,还点评了二十四史。其运用历史知识之娴熟,分析现实问题之精辟,足见历史思维对一代伟人的影响之大。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扬振宁先生所研究的“对称与物理学”课题,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他对中国古代冶金、建筑、文学、思想观念的了解。他浓厚的中国古代文化底蕴对于他发现物理学科要解决的理论问题起了重要作用。 1、历史是桥梁——社会需要 (1)可以增加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增强我们的爱国心。 (2)历史是国家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和理解的桥梁。 (3)历史是过去与现在、未来之间的桥梁。 历史是民族共同的记忆,是民族共同体内部成员相互认同的基础。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要落后,一打就垮,痛苦受人宰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精神,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 ---著名教育家、科学家杨叔子 (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没有历史,一个社会就不会对自己的历史起点、它的核心的价值观,以及过去的决定对当前的影响有一个共同的记忆; 没有历史,就不能对社会中政治的、社会的或道德的问题进行任何合理的考察; 没有历史知识和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探究,人们就不可能成为见多识广、有鉴别能力的公民。而具备这种素质的公民是有效地参与政府的民

文档评论(0)

bm5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