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供水水质评价.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供水水质评价

3)分解结晶复合性侵蚀 又称镁盐蚀性,主要是地下水中弱盐基硫酸盐离子的侵蚀,即当水中Mg2+、Fe2+、Fe3+、Cu2+、Zn2+、NH4+等含量很多时,它们与水泥发生化学反应,使混凝土强度降低甚至破坏。 分解结晶复合性侵蚀的评价指标为弱基硫酸盐离子总量Me,主要用于工业废水污染的侵蚀性鉴定。 水对混凝土的侵蚀作用是多因素影响下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通过综合分析,才能正确评价侵蚀的综合作用效果。《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规定,在对混凝土侵蚀性进行综合评价时,除考虑水中的化学组分组成外,还应考虑场地环境、气候、土层的渗透性等综合影响。 2. 地下水对钢结构的腐蚀性评价 主要取决于水的pH值、 CI- 和 SO42- 含量之间的组合。 三、其它工业用水对水质的要求(略) 第五节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评价(略)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第六章 供水水质评价 第一节 水质指标与水质分类 一、水质指标 水质:水和其中所含的物质组分所共同表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 水质指标:表示水中物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的指标,是判断水质的具体衡量标准。 水质指标可分为物理性水质指标、化学性水质指标和生物学水质指标三大类。 1. 物理性水质指标 (1)感官物理性状指标: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透明度等; (2)其它:总固体、悬浮固体、可沉固体等。 2. 化学性水质指标 (1)一般的化学性水质指标:pH值、碱度、硬度、各种离子、总含盐量、一般有机物等; (2)有毒的化学性指标:重金属、氰化物、各种农药等; (3)氧平衡指标: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需氧量等。 3. 生物学指标 一般包括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各种病原细菌、病毒等。 二、水质分类 1. 按温度分类; 6. 按硬度分类; 2. 按透明度分类; 7. 按放射性分级; 3. 按气味分类; 8. 按耗氧量分类; 4. 按总溶解固体分类; 9. 按卫生条件分类; 5. 按酸碱度分类 10. 等。 第二节 饮用水水质评价 饮用水水质评价主要从生理感觉、物理性质、溶解盐类含量、有毒成分及细菌成分等方面进行。 我国自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取代1985年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这是国家21年来首次对1985年发布的《生活饮用水标准》进行修订。 新标准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新标准中的饮用水水质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至106项,增加了71项; 二是统一了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 三是实现饮用水标准与国际接轨。新标准水质项目和指标值的选择,充分考虑了我国实际情况,并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准则》和欧盟、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饮用水标准。 新标准与GB 574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水质指标由GB 5749-85的35项增加至106项,增加了71项;修订了8项;其中: 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增加了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修订了总大肠菌群; 饮用水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增加了一氯胺、臭氧、二氧化氯; 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增加了溴酸盐、亚氯酸盐、氯酸盐、锑、钡、铍、硼、钼、镍、铊、氯化氰;并修订了砷、镉、铅、硝酸盐; 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增加了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钠、铝;修订了浑浊度; 放射性指标中修订了总α放射性。 第三节 饮用天然矿泉水水质评价 饮用天然矿泉水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盐,与一般淡水或生活饮用水有严格的区别。我国于1987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地质矿产部、卫生部和轻工部等三部制定和颁布实施了国家标准

文档评论(0)

little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