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测绘志送审稿大事记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州市测绘志送审稿大事记分析

大 事 记 温州自汉惠帝三年(前192),驺摇封东海王始,历代构筑城池、兴修水利、开凿道路、修建房宅、土地经界、航运和战事等皆以测绘为先导。 汉 惠帝三年(前192) 驺摇封东海王,都东瓯(治今温州)。驺摇引导瓯人“启土俗化”,改变“断发文身、图腾习俗”、“肇辟蓁芜、开辟农田水利”。 永和三年(138) 置永宁县,县治贤宰乡(今永嘉县瓯北镇),是为温州建县之始。 建安年间(196—220) 蔡敬则立东部都尉公署于邵公屿(今瑞安市城区),“筑城郭、浚河道,号令明肃、境内大治”,浙南平原得到治理、开发。 三国 吴 赤乌二年(239) 析永宁县大罗山以南置罗阳县,宝鼎三年(268)改名安阳。罗阳建石紫河埭在县治西半里,埭长三十八丈,为瑞安历史上的重要水利工程,控制内河蓄泄。 其地有横屿船屯(在今平阳县),为江南沿海主要造船基地,系东汉和三国间为永宁县属地时所建。 晋 太康元年(280) 改安阳县为安固县。四年(283),析安固县南境置始阳县;旋改为横阳县。 永康年间(300—301) 太康年间,横阳人周凯倡导治永宁、安固、横阳三江(今瓯江、飞云江、鳌江)下游流域沼泽淤地,使“三江东往于海”。周凯抗洪殉职,后人立庙奉祀,视为治水圣人。 太宁元年(323) 始置永嘉郡,辖永宁、安固、横阳、松阳4县。精于堪舆学的郭璞受请为永嘉郡建城选址。他仰观天文、俯察地利、相度斗城,登西郭山,见九山错列,犹如北斗星座,即建议跨山造城,初名斗城,建城时有白鹿衔花之瑞,又名白鹿城或鹿城。郭璞不仅筑城,还成功治水,通五行之水,三水贯通,五行相生,又引三溪水,入城南水门,排城北水门入瓯江。建城内一街一河,形成一个活动水网,调节控制水量,又开二十八口水井。他在瓯逗留期间,并为横阳县规划迁移县治,建筑城池,兴修水利。 宁康二年(374) 析永宁县东部置乐成县。 晋时永宁、安固、横阳3县筑海塘、江堤、开河8条。 南 朝 宋(420—479) 安固县城扩建,疏导县前河、西河、午堤河。受集云山来水汇于北湖,引水入北水门,绕城河出东水门,引溉郭外民田。 宋·景平元年(423) 谢灵运任永嘉郡守。在郡一年,兴农田水利,建房宅,择居郡城积谷山西麓,建池上楼、开凿春草池、重修积谷山下洌井。离任后移籍会稽始宁,开凿始宁至临海郡城的古道。 隋 开皇九年(589) 平陈,废永嘉郡、临海郡置处州,治括苍(今丽水市)。改永宁为永嘉县,撤横阳并入安固县,撤乐成并入永嘉县,均隶处州。 开皇十二年(592) 改处州为括州。省安固入永嘉县。 大业三年(607) 改括州为永嘉郡,治仍括苍。至隋末,永嘉郡辖括苍、永嘉、松阳、临海四县。 唐 武德四年(621) 改永嘉郡为括州,置总管府。 武德五年(622) 析括州之永嘉县置东嘉州,并置前永宁、安固、乐成、横阳四县。 武德七年(624) 改永宁县为永嘉县,乐成县并入。 上元二年(675) 析括州之永嘉、安固两县置温州,州治设永嘉县城区(今鹿城区),温州之名始于此。 武周大足元年(701) 复置横阳县。至此温州辖永嘉、乐成、安固、横阳四县。 贞元四年(788) 温州刺史路应,于乐成、横阳二县率民修河筑堰,使“二邑得上田,除水害”,乐琯、瑞平两塘河形成。 大和九年(835) 南塘河(即今温瑞塘河)全线贯通。 会昌四年(844) 温州刺史韦庸治理郡城西南水患,凿河十里,筑堤引三溪(即今瞿溪、郭溪、雄溪)之水溉田,泄洪水入江。民称其湖曰“会昌湖”,堤曰“韦公堤”。 天复三年(903) 安固县改称瑞安县。 五 代 后梁开平元年(907) 温州刺史钱元瓘营造“钱氏子城”,开浚城濠及护城河,以固温州城防。 后梁开平二年(908) 乐成县改称乐清县。 后梁乾化三年(913) 横阳县民开垦江南平原,开凿“江南内河”。次年横阳县改称平阳县,江南运河西干渠形成(在今苍南境内)。 后唐长兴年(932) 乐清县令丁公率民治田、筑埭,形成北阁、丁公、久防三处水利,引水溉田,民感公德,因名“丁公埭”。 宋 大平兴国三年(978) 温州由节度州降为军事州,属两浙路,辖永嘉、乐清、瑞安、平阳四县。 元丰年间(1078—1085) 各地出现集镇。平阳县有前仓(今作钱仓),舥槽(今作舥艚)、泥山(今作宜山)三镇,瑞安县有瑞安、永安二镇,乐清县有柳市、封市(今虹桥)二镇。 元丰四年(1081) 温州知州李均、瑞安县令朱素等率众建石岗陡门,此陡门为南塘河(即今温瑞塘河)排洪、蓄水的重要枢纽。 元祐三年(1088) 温州创立“永嘉水则”,在府治谯楼前的五福桥第二间的石柱上刻“平”字,永瑞塘河诸乡水皆视水则为准,规定河水位至“平”字上高七寸,合开陡门泄水,“平”字下低三寸,合闸陡门蓄水。 绍圣二年(1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