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考古概论知识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技考古概论知识点

一.概念 1.概念+学科定位 ·科技考古学是利用自然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分析古代实物资料,从中提取古代人类的活动信息,用以探讨人类行为、生存方式、生产技能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学科定位:是考古学的分支学科,属于人文和自然的交叉学科。 2.它的英文名称 ·Archaeometry 3.国际科技考古会议(英文) ·国际科技考古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rchaeometry) 4.周仁、仇士华、蔡莲珍(人物) ·周仁:1931年,周仁教授:古陶瓷分析,即检测了杭州南宋官窑瓷片的理化性质,开创了我国古陶瓷研究的先河。 ·仇士华、蔡莲珍:1957年,仇士华、蔡莲珍夫妇,右派;杨承宗、夏鼐、刘东生;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力更生创建我国第一个碳14测年实验室,测定出一批准确可靠的考古年代数据;文革后,和北京大学考古系实验室一起,数以千计的年代数据,新石器考古学的年代序列,奠定了我国碳14测年的基础 。 5.关系(与科技史关系、区别) ·关系:科技史的研究对象 古代科技的实物、考古资料以及古代有关的文字资料等;二者相同之处,都要对古代的科技实物遗存(传世品和发掘品),制陶和冶金等遗址进行研究和考察。但双方视角不同,科技史学者更注重遗物的生产技术层面,考察技术的进步过程,而科技考古工作者则对遗物的功能、年代和产地更加注重,试图通过遗物了解人的活动和文化。 ·区别:科技考古属于考古的分支学科,与考古学有着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但二者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科技考古学除了具备考古学的知识外,还要有环境科学、人类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等学科知识。 科技考古学无疑扩大了考古资料识读的含量,开辟了考古学新的研究领域。但它附属于考古学,仍遵循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尤其在科技考古学的某些领域更要依靠考古学。 6.(论述)应用范围※(三个大方面) ·田野发掘——→室外工作——→遥感、勘探技术、钻探技术 ·文物修复保护→考古辅助工作→ 粘结、修补、加固、稳定性处理→派生出修复学、保护学 ·文物分析研究→研究工作→年代测定技术、文物分析、鉴别技术 7.※研究方法(狭义和广义) 按研究内容分: ①断代测年方法 放射性碳素测年法,即碳14测年法; 释光法:热释光(TL)、光释光(OSL)、红外释光(IRSL) 顺磁共振法(ESR)、钾氩法(K-Ar)、裂变径迹法、釉系法、 古地磁法、氨基酸外消旋法、黑曜岩水合法、树木年轮法以及 古化石含氟量分析法等。 ②产地分析方法: 微量-痕量元素、同位素比值与物相; 微量-痕量元素的分析方法: 仪器中子活化分析(INAA) 等离子体放射光谱(ICP) 等离子体质谱(ICP-MS) 原子吸收光谱(AAS) X射线荧光光谱(XRFS): 按接收系统分:波长色散和能量色散; 按光源分:X光管荧光光谱、质子X荧光光谱(PIXE)、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X射线荧光光谱等; 同位素比值分析:固体质谱(MS),高分辨ICP-MS和高分辨激光光谱; 物相:岩相与金相;XRD、岩相显微镜与金相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镜等。 ③古代先民的食谱分析: 配有元素分析仪的气体质谱; 色谱、色质联用谱仪; 13C交叉极化魔角自旋核磁共振谱仪 (13C CP MAS NMR); ④基因考古:PCR扩增仪、基因测序仪 大型计算机作数据处理; ⑤遥感考古:航空遥感、航天遥感、地磁测量仪、 电阻测量仪、电磁测量仪以及地质雷达探测仪等; ⑥其它: 环境考古、农业考古、陶瓷考古、冶金考古、 音乐考古和美术考古等; ·狭义:各种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有机结合,应用于实物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之中。 ·广义:自然科学为方法, 考古资料为边界条件。 二.考古探测应用 8.什么是遥感考古,其应用于什么遗址调查 ·将遥感技术用于考古研究中,即运用遥感技术,获取遗迹或现象的电磁波或超声波信息,并用光学或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对这些信息进行过滤、分类、边缘加强、反差变换、特征提取或假色彩合成处理,再根据影响的色调、纹理、图案及其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分类、识别和解释,确定遗迹或现象的位置、分布、构成与形状诸方面特征,还能进行文化资源追踪、考古测量、古地形地貌与古城址复原等工作。 适用于某些地形复杂,普通田野考古勘测难以

文档评论(0)

shit0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