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痉挛状态的评定和治疗 崔利华 痉挛是感觉运动系统的功能障碍,其特征是速度依赖性的肌张力增高并伴随腱反射亢进,是肌肉牵张反射亢进所致,也是运动神经元损伤的表现之一。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还表现有屈肌反射释放、肌力下降及动作笨拙等。 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重要“阳性”体征,其可限制患者运动而导致功能障碍。 肌肉无力和动作笨拙等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阴性”体征也无一例外地影响患者的功能。 痉挛产生的机制 抑制性输入减少 失神经超敏感 运动神经元树突缩短或后根传入纤维侧突芽生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模式 上肢: 肩关节:内收内旋 肘关节:屈曲 前臂:旋前 腕关节:屈曲 手指关节:屈曲 下肢: 髋关节:内收内旋 膝关节:伸展 踝关节:跖屈内翻 足趾关节:屈曲 导致痉挛加重的原因 疼痛 炎症 心理情况:兴奋、焦虑、喜悦、愤怒等 膀胱或直肠充盈 机械因素:过紧的衣服或鞋子 皮肤损伤 痉挛的评价 改良的Ashworth量表 改良的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该表将肌张力分为0-4级,使痉挛评定由定性转为定量。 0:无肌张力增高 Ⅰ: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ROM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放松 Ⅰ+: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ROM的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 Ⅱ:肌张力较明显增加,通过ROM的大部分时,即张力明显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容易地移动 Ⅲ: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 Ⅳ:强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强直状态而不能动 髋内收肌张力量表 该量表是评定髋内收肌群的特异性量表,主要用于内收肌张力高的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改变的评定,包括0-4个等级。 髋内收肌群张力分级评定表(Aductor Tone Rating) 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icity Index, CSI) 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学者Levin和Hui-Chan根据临床的实际应用,提出了一个定量评定痉挛的量表,包括3个方面:腱反射、肌张力及阵挛,目前主要用于脑损伤和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的评定。 评分标准: 腱反射: 0分:无反射 1分:反射减弱 2分:反射正常 3分:反射活跃 4分:反射亢进 肌张力: 0分:无阻力(软瘫) 2分:阻力降低(低张力) 4分:正常阻力 6分:阻力轻到中度增加 8分:阻力中度增加 阵挛: 1分:无阵挛 2分:阵挛1-2次 3分:阵挛2次以上 4分:阵挛持续超过30秒 结果判断 0-6分:无痉挛 7-9分:轻度痉挛 10-12分:中度痉挛 13-16分:重度痉挛 举例:若用于踝关节,评定内容则包括跟腱反射、小腿三头肌的肌张力、踝阵挛。 Oswestry等级量表 主要用于评价肌张力的级别,通过运动功能的综合评定,了解患者的功能状况。童死也考虑到姿势反射以及脑干、脊髓对肌张力的影响。 Oswestry等级量表 Oswestry等级量表(续) Penn痉挛频率量表 用于评定脊髓损伤患者每小时双下肢痉挛出现的频率,了解患者痉挛的程度。有利于治疗的前后对比。 0分:无痉挛 1分:轻度痉挛,可由刺激引起 2分:每小时痉挛出现1次 3分:每小时痉挛出现1次 4分:每小时痉挛出现10次 每天痉挛频率量表(Spasm Frequency Scale) 适用于每天的痉挛频率评定。 0:无痉挛 1:每天有1次痉挛 2:每天有1-5次痉挛 3:每天有5-9次痉挛 4:每天有10次以上痉挛 治疗痉挛的方法 良肢位 运动疗法 口服药物 局部用药 鞘内注射巴氯酚 物理治疗 矫形器的应用 外科治疗 医生应当考虑的问题 是否引起功能障碍 是否影响夜间睡眠 是否引起疼痛 是否掩盖了其他的并发症 痉挛治疗的利弊 选择何种治疗 病人的要求是否现实 如何评价治疗效果 良肢位 给患者提供一个稳定、舒适的体位 缓解肢体的痉挛 预防褥疮和关节挛缩等现象的发生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模式 上肢: 肩关节:内收内旋 肘关节:屈曲 前臂:旋前 腕关节:屈曲 手指关节:屈曲 下肢: 髋关节:内收内旋 膝关节:伸展 踝关节:跖屈内翻 足趾关节:屈曲 仰卧位 患侧卧位 健侧卧位 床上坐位 床上坐位 运动疗法 被动牵拉 暂缓痉挛 保持痉挛肌群肌纤维的长度 维持关节的活动范围 防止关节挛缩变形 关节负重 患者的躯干或肢体关节在外力或自身肢体的重力下,关节间隙变窄,从而激化了关节内的感受器,引起关节周围的肌肉收缩,达到稳定关节的目的,而长时间的关节负重又有缓解痉挛的作用。 包括上肢负重训练和下肢负重训练。 局部缓解痉挛的手法 肌腱挤压法:通过皮肤、肌梭等感受器的作用,引起 Golji 腱器的兴奋,激发抑制反应,从而使痉挛的肌肉张力降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