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时期 儒学发展情况 历史地位 社会特点 春秋战国 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孟子、荀子加以改造而成蔚然大宗 春秋形成
战国成为
大宗 “百家争鸣”,充分 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变革与动荡之中的社会特点 秦朝时期 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遭受沉重打击 受到抑制 “焚书坑儒”反映秦在思想文化上的专制统治和秦刚实现国家统一的社会特点 汉朝时期 董仲舒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思想改造发展儒家思想 成为正统 “独尊儒术”反映了国家强盛统一、专制主义制度发展和思想大一统的社会特点 魏晋时期 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陷入困境 受到挑战 佛道盛行反映了国家分裂战乱的社会特点 陶唐时期 三教合一、在“三教合归儒”的主张下,儒学进一步吸收佛、道精神而有了新发展 开始复兴 “三教归儒”反映了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开明、经济繁荣的社会特点 宋明时期 儒学从佛教、道教中吸收有益成分,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过程,形成了新的儒学——理学 继续发展走向极端 儒学的主观唯心论反映了统治者企图用更加纯粹的封建道德维护封建统治,封建社会在逐渐走向没落的社会特点 明未清初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人之批判地继承儒家思想,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儒学体系 批判继承焕发生机 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启蒙
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和工商业者要求摆脱封建束缚的社会特点 维新变法 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理论 赋予了新的内容
民族危机严重,救亡国存成为时代呼声;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等人掀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彻底否定儒家思想 较为彻底地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民国初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宣扬尊孔复古;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现民主政治 文革 “四人帮”掀起了批林批孔运动 受到极端的否定和批判
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有9家称9流或9术)
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大动荡
2、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繁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早期儒家思想的形成
1、不同点:孔子(春秋)是以维护奴隶制统治为目的,孟子和荀子(战国)以缓和农民矛盾和地主阶级的矛盾为主,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2、主要观点
孔子(春秋) 孟子(战国) 荀子(战国) 政治思想 仁、礼 仁政 仁义、王道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以德治民
节用而爱人) 民贵君轻 民水君舟;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 伦理道德观 人性近 人性善 人性恶 其他 首创私学,有教无类
贵贱有序维护等级秩序 舍生取义 朴素辩证法——改造自然 3、其他学派
(1)道家:创始人——老子(李耳)
自然观:万物的本源是道,强调顺应自然
政治观: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辩证法:世界万物相互依存和不断转化——福祸论、相对论
(2)法家:集大成者韩非
观点:主张变法和依法治国,加强君主权力和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意义: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3)墨家:墨翟——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
兼爱:消除亲疏和贵贱,同等爱所有的人
非攻:反对战争,要求和平;反对浪费,提倡节俭
尚贤:选拔贤能人才,反对任人唯亲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无为到有为
1、无为而治
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西汉统治者接受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
措施:与民休息(休养生息)
延续:萧规曹随
2、有为
原因: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
措施:颁布推恩令、重农抑商,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著作:《春秋繁露》
(2)思想特点(贡献):糅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3)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内容
①根据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②为加强君权,大力宣扬“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
③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④针对土地兼并,发挥“仁政”:限田、薄赋、省役。
(4)评价
积极: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②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2J403-1 楼梯 栏杆 栏板(一) (3).pdf VIP
- 口腔科门诊护士接诊流程ppt新版【16页】.pptx VIP
- 课件:土壤有机质的测定.ppt VIP
- 2025年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材料与试验协会 E 3-2001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中文版).pdf VIP
- 设备台账标准格式.xls VIP
- 动火作业施工方案模板.docx
- 玩家国度ROG STRIX Z790-E GAMING WIFI 主板 ROG STRIX Z790-E GAMING WIFI 简体中文版使用手册.pdf
- 2025年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一套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辅警招考时事政治考题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