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影响性能的因素 空气经济质量流速:8kg/m2s 水速:0.6-1.8m/s 四、热工计算 1、热交换效率法 干球温度效率:E=(t2-t1)/(tw1-t1)=f( ) 传热系数 2、平均温差法 依据: 3、种类 设计计算 校核计算 五、阻力计算 热水 空气侧:H=A(vy)m 水侧:H=A(w)n 蒸汽 空气侧:H=A(vy)m 第四节 其它的热湿交换设备 一、加热设备 电加热 优点:加热均匀、加热量稳定、设备结构紧凑和加热量易于调节控制。 缺点:有效能消耗量大。 应用: 一般用于小型空调系统 装在对恒温精度要求高的大型空调 系统的迭风支管中以实现温度分区控制 裸线式电加热器 管式加热器 二、加湿设备 1、喷蒸汽加湿 等温过程:如蒸汽喷管、干蒸汽喷管、电热式加湿器、电极式加湿器 2、喷雾化的水 等焓过程:如压缩空气喷雾器、电动喷雾器、超声波加湿器 干式蒸汽加湿器 电热式加湿器 电极式加湿器 蒸汽加湿设备的选择 实现预定加湿过程所需的干蒸汽量称之为加湿量 电加湿器选择 电加湿器一般由加热功率选型。加热功率可由下式求得 干蒸汽加湿器选择 可由有关手册或产品样本选择干蒸汽加湿器的定型产品 三、减湿设备 1、加热+通风 2、冷冻减湿机 3、吸湿剂 *液体吸湿:氯化钙、氯化锂、三甘醇水溶液等,浓度越高,表面水蒸汽分压力越低 *固体吸收剂:生石灰、氯化钙等 *固体吸附剂:多孔材料吸附 通风法 前提: 室外空气的含湿量小于室内空气的含湿量 缺点:室内温度 无法调节 加热+通风法 通过提高温度,降低相对湿度调节 缺点: 温度升高 空气中含湿量没有变化 冷却减湿-露点法 冷冻降湿机 吸收减湿-液体吸湿剂减湿 原理:利用某些盐类的水溶液所具有的对水蒸气的吸收能力,对空气进行减湿处理。 常用的盐类:氯化钙、氯化程等 吸附减湿-固体吸湿剂减湿 物理吸附:靠吸湿剂与水蒸气间的纯分子间吸引力减湿的过程 化学吸附:吸湿前后吸湿剂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 最常用的固体吸湿剂:硅胶、氯化钙和分子筛 固体吸附减湿方法 静态:让潮湿空气呈自然状态与吸湿剂接触, 动态:让潮湿空气在风机的强制作用下通过吸湿材料层,以达到减湿的目的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第三章 空调热湿处理设备 设备的作用:实现送风状态的空气 本章内容:设备种类、设备热湿处理过程及其在I-D图上的表示、设备的设计与校核 第一节 热湿交换设备的种类及其热湿交换原理 一、种类 直接接触式: 表面式: 二、原理 1、直接接触式:(热湿传递的动力?) 可以实现的空气状态变化 热湿交换过程的微观分析 2、表面式 原理:通过分隔壁面进行热交换 热量传递动力? 可以实现的空气处理过程 1) 1) twta 2) tatwtd ta 3) twtd 3) 2) 第一节 喷淋室 一、结构 二、类型 卧式与立式 单级与双级 低速(2-3m/s)与高速(8-10m/s) 三、热湿交换效率 1、全热交换效率: E=(1’2’+45)/1’5 =1-(ts2-tw2)/(ts1-tw1) 2、通用热交换效率 E’=12/13 =1-(t2-ts2)/(t1-ts1) 对于绝热过程 E=12/13 =(t1-t2)/(t1-ts1) E’=1-(t2-ts1)/(t1-ts1) 四、影响热交换效率的因素 1、空气质量流速νρ(2.5-3.5kg/s) 2、喷水系数μ (W/G) (kg/kg) 3、结构参数(喷嘴排数{2-3}、喷嘴密度{13-24}、喷水方向{顺逆}、管排间距{600mm}、喷嘴孔径、初参数 热交换效率的经验公式 E1= A(νρ)m (μ)n E’1= A’(νρ)m’ (μ)n’ 五、热工计算 1、方法依据: E=E1 1-(ts2-tw2)/(ts1-tw1)= A(νρ)m (μ)n E’=E’1 1-(t2-ts2)/(t1-ts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