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_结构安装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第二版)
表6.10 预制构件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 1 构件标志和预埋件等 第9.2.1条 2 外观质量严重缺陷处理 第9.2.2条 3 过大尺寸偏差处理 第9.2.3条 一 般 项 目 1 外观质量一般缺陷处理 第9.2.4条 2 长度(mm) 板、梁 +10,-5 柱 +5,-10 墙板 ±5 薄腹梁、桁架 +15,-10 3 宽度、高(厚)度 板、梁、柱、墙板、薄腹梁、桁架 ±5 4 侧向弯曲(mm) 梁、柱、板 L /750且≤20 墙板、薄腹梁、桁架 L/1000且≤20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一 般 项 目 5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mm) 10 螺栓位置(mm) 5 螺栓外露长度(mm) +10,-5 6 预留孔 中心线位置(mm) 5 7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mm) 15 8 主筋保护层厚度 板 +5,-3 梁、柱、墙板、薄腹梁、桁架 +10,-5 9 对角线差 板、墙板 10 10 表面平整度 板、墙板、柱、梁 5 11 预应力构件预留孔道位置 梁、墙板、薄腹梁、桁架 3 12 翘曲 (mm) 板 L/750 墙板 L/1000 表6.11 装配结构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 验 收 部 位 施 工 单 位 项 目 经 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主控 项目 1 预制构件进场检查 第9.4.1条 2 预制构件的连接 第9.4.2条 3 接头和拼缝的混凝土强度 第9.4.3条 主控 项目 1 预制构件支承位置和方法 第9.4.4条 2 安装控制标志 第9.4.5条 3 预制构件吊装 第9.4.6条 4 临时固定措施和位置校正 第9.4.7条 5 接头和拼缝的质量要求 第9.4.8条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专业工长(施工员) 施工班组长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6.4.2 结构安装工程的安全措施 安全隐患是指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等。 根据“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的观点分析,造成事故隐患的原因分为三类:即“人”的隐患,“机”的隐患,“环境”的隐患。 在结构安装的施工中,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是保证安全的重要措施。 6.4.2.1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控制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反映,主要表现在身体缺陷、错误行为和违纪违章三方面。 (1) 有身体缺陷的人不能进行结构安装的作业。 (2) 严禁粗心大意、不懂装懂、侥幸心理、错视、错听、误判断、误动作等错误行为。 (3) 严禁喝酒、吸烟,不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帽及其他防护用品等违章违纪行为。 (4) 加强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安全检查、安全监督。 (5) 起重吊装的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应与操作人员密切配合,执行规定的指挥信号。 (2) (A)列柱预制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确定(B)列柱跨外预制,由(B)轴线与起重机的开行路线的距离为4.2m,定出起重机吊装(B)列柱的开行路线,然后按上述同样的方法确定停机点及柱子的布置位置。如图6.45(a)所示。 (3) 抗风柱的预制 抗风柱在①轴及(14)轴外跨外布置,其预制位置不能影响起重机的开行。 (4) 屋架的预制 屋架的预制安排在柱子吊装完后进行;屋架以3~4榀为一叠安排在跨内叠浇。在确定屋架的预制位置之前,先定出各屋架排放的位置,据此安排屋架的预制位置。屋架的预制位置及排放布置如图6.45(b)所示。 按图6.45的布置方案,起重机的开行路线及构件的安装顺序如下: 起重机首先自(A)轴跨内进场,按(14)→①的顺序吊装(A)列柱;其次,转至(B)轴线跨外,按①→(14)的顺序吊装(A)列柱;第三,转至(A)轴线跨内,按(14)→①的顺序吊装(A)列柱的吊车梁、连系梁、柱间支撑;第四,转至(B)轴线跨内,按①→(14)的顺序吊装(B)列柱的吊车梁、连系梁、柱间支撑;第五,转至跨中,按(14)→①的顺序扶直屋架,使屋架、屋面板排放就位后,吊装①轴线的两根抗风柱;第六,按①→(14)的顺序吊装屋架、屋面支撑、大型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