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济南一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二政治试题(文科)解析教师版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7页,共50题,第Ⅱ卷为8页,共3题。请将第Ⅱ卷答案答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上交。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5分,共75分)
1.2013年9月26日晚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圆中国梦 德耀中华》在北京举行, 颁奖典礼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篇章,诠释了震撼人心的道德之美,生动展示了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开展“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是基于
①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保持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③精神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物质力量 ④发挥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扬州瘦西湖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观。“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欧阳修《西湖》诗形象地描绘出扬州西湖的胜境。这说明
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源泉 B.自然现象属于文化活动及产品
C.文化是人的灵感和想象 D.文化是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项是错误的,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自然现象是客观的物质现象,不属于文化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它不能脱离经济和政治,不能说文化是人的灵感和想象,C项错误,不能选。材料中的诗句属于文化范围,诗句描写的是扬州西湖的佳境,是客观事物在人的精神上的反映,D项符合题意。
考点: 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
3.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各种文化活动目不暇接,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A.2013年月,国家主席B.2013年月C.2013年江苏省财政厅拨款2.6亿元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D.2013年4月21日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
感动中国从2002年以来每年评选一次,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广泛社会影响的模范人物,推动形成崇德尚义、见贤思齐的良好风气,被称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5月11日—17日,德国马尔巴赫市席勒中学17师生市一中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文化交流活动一中给这些学生开设汉语中国民乐、武术、书法、剪纸、中国象棋等课程
【答案】D
【解析】
9.佛光山开山宗长.中华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教文化各具特色,共同组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它们共同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这表明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世界文化由不同民族与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文化的多样性和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是矛盾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①③④ D.②③④
A.B.C.D.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其文化寓意是要A.发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增强文化的时代性D.消除文化的差异性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而不相违背。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国必先强教。之所以要大力优先发展教育,是因为教育在现代化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受教育已成为学习型社会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教育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国家A. B. C. D.
21.自唐朝初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便成为固定的节日,历经一千多年,吃月饼、中秋祭月等习俗保留至今,这说明传统文化
A.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具有相对稳定性
C.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D.必须要推陈出新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体现了中秋节的习俗自唐朝保留至今,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项符合题意。因为没有与其它民族文化的比较,所以不能体现出A项。传统文化有精华与有糟粕,不一定符合社会发展要求,C项不正确。传统文化的发展必须推陈出新是正确的,但是材料没有体现出推陈出新,D项不能选。
考点: 传统文化的特征
22.“中国是一个书法大国,拿起鼠标以后,也不能忘了笔杆。”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B.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继承发展
C.书法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我们要用优秀传统文化替代现代科学技术
23.“无论您的五官会跳舞还是脖子会唱歌,只要您肯秀出绝活,就有机会登上《我要上春晚》的舞台。只要您身怀绝技,富有创意,拥有梦想,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这则“开门办春晚”的广告内容,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强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解析】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政治考试试题.doc
- 【解析】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文)试题.doc
- 【解析】甘肃省武威市武威五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文)试题.doc
- 【解析】甘肃省武威市武威五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理)试题.doc
- 【解析】福建省四地六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 Word版.doc
- 【解析】福建省四地六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 Word版.doc
- 【解析】福建省漳浦三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doc
- 【解析】福建省长泰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word版.doc
- 【解析】福建省龙海二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
- 【解析】贵州省遵义四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 历史.doc
- 【解析版】山东潍坊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政治).doc
- 【解析版】山东省临沂市2014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政治).doc
- 【解析版】山东省德州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政治).doc
- 【解析版】山东省枣庄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政治).doc
- 【解析版】山东省淄博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试题(历史).doc
- 【解析版】山东省潍坊市2014届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试题(政治).doc
- 【解析版】山东省菏泽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 历史.doc
- 【解析版】山东省菏泽市三桐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历史).doc
- 【解析版】山东青岛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政治).doc
- 【解析版】山西大同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期中试题解析(历史).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