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计算机音效设计与配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讲计算机音效设计与配器

声卡 声卡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互换。 专业声卡可分为板卡式和外置式两种。板卡式声卡采用PCI或者PCI Express插槽安装在计算机内部。 而外置式声卡则采用USB、IEEE1394等接口与计算机连接,有的外置声卡还集成了话筒幻象电源和话筒放大器。 消除歌曲人声的方法 调节左右声道(VCD) 左右声道相减-Vocal Cut 析取中置通道 在“声像图谱”上消除,同时利用析取中置通道保留低频部分 [新建左声道]原左声道100%+原右声道负100%=原左声道-原右声道 [新建右声道]Invert(原右声道100%+原左声道负100%)= Invert(原右声道-原左声道)=原左声道-原右声道 录制歌曲 后期处理主要包括: 1、观察音频波形(零基线、剪辑音量高点) 2、降噪处理 3、速度调整 4、音调校正 5、音量平衡 6、均衡 7、动态处理(压限) 8、混响 9、声像 10、其他效果处理 12、混缩 13、母带处理 直流偏移 观察波形文件 动态处理(压限)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分贝(decibel)dB 分贝是以美国发明家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命名的,他因发明电话而闻名于世。 声学领域中,分贝的定义是声源功率与基准声功率比值的对数乘以10的数值。用于形容声音的响度。 分贝表示法的主要价值在于能在较小的数值范围内讨论数值范围很大的物理量 。 分贝 人说话: 40-60 (db) 繁华大街:80-90 (db) 人耳极限:130-140 (db) 枪声: 145 (db) 火箭发射:大于165 (db) 削波 硬拐 失真 降噪 降噪处理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门限降噪法 滤波降噪法 采样降噪法 混音台 人耳的听觉过程 物体振动 —空气的压力变化 (声波) —耳膜按声波 频率振动 —中耳把振动放大 —耳神经转成 脉冲信号 —送入大脑 双耳效应 人耳可以根据听到声音的时间差、强度差和相位差来判断声源的方向和远近,确定声源的位置。 双耳辨别声源的能力,称为“双耳效应”(方位感) 室内音质设计时需考虑“方位感”问题 1、时间差效应 2、声强差效应 方位感 人的听觉对声音方位的定位取决于以下三点:a.两耳听觉上的强度差;b.两耳听觉上的时间差;c.耳廓(外耳)的作用。 “双耳效应”是实现人工立体声的生理基础,双声道立体声通过两个扬声器的不同位置、不同声压以及不同音色来获得具有时间差或声级差的信号 与单声道相比,立体声有如下优点:a.具有各声源的方位感和分布感;b.提高了信息的清晰度和可懂度;c.提高节目的临场感、层次感和透明度。 声道 单声道将所有音频信号汇合成一路,并由一个扬声器传输给听者,这样的方式称为单声道。由于单声道不存在时间差、强度差以及音色差,因此人耳得不到声源的方位感及层次感,这样也就无声场的立体感可言。 掩蔽效应 强度掩蔽: 强度掩蔽是指人耳在听到强音时难以听到弱音的现象。当一个较强声音与另一个较弱声音的方向比较接近时,强度掩盖效应最为明显。 频率掩蔽: 频率掩蔽是指当一种声音的频率与另一种声音的频率比较接近时,人们会难以辨别两种声音的存在。 ——由于某个声音的存在而使人耳对其它声音的辨认能力降低 掩蔽效应具有以下特征 1.距离上靠近的两个音更容易产生掩蔽效应 2.产生掩蔽效应的两个音,较低的音更可能掩蔽高音 3.在较宽频率的声音群中,较强声音可以将弱声音掩蔽 4.声源相距较远的声音不容易产生掩蔽 掩蔽效应只发生在多音源同时发生的时候,并对声音的合成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一些降噪系统就是利用掩蔽效应的原理设计的, 信噪比的概念及其指标要求也是根据掩蔽效应提出来的;在数字音源中, 还可利用掩蔽效应进行压缩编码 哈斯效应 研究证明,人的听觉对延时声的分辨能力是有限的,即当几个内容相同的声音信号相继来到听者处,听者不一定能分辨出后来到的延迟的声,人的听觉这种特有的反映称为“哈斯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