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甲型流感
提醒:晨检发热不用紧张
目前,我省学校都实行了晨检制度,一些被查出发热的同学心理压力常常很大,对此,许汴利说不必惊慌。
“发热有很多原因,比如吃了肉等高热量的食物,或者刚刚运动过,都可能会造成发热。只要没有发热、咳嗽、流涕等流感症状,一般就没有什么问题。”
许汴利说,如果身边的同学被检查出发热,也不用惊慌,只要你没有与发热的同学进行过正面接触、交谈,事后自己没有发热的迹象,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不过,如果发热的同学对着你打喷嚏或咳嗽后,就要特别留意了。
甲流症状与感冒类似,患者会出现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有报道说,美国2009年疫情中发现病例的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热、咳嗽、肌肉痛和疲倦,其中一些患者还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墨西哥发现病例还出现眼睛发红、头痛和流涕等症状。
不过只看症状是没有意义的 关键要看流行病接触史 有没有去过甲流疫情爆发比较严重的地方,人员密集的场所,和甲流患者以及相关人员有没有密切接触, 如果没有就可以排除了。
出现高烧全身酸痛要警惕了 专家教你如何区分普通感冒和季节性流感
?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感冒的病人很多,特别是在写字楼和学校中,常常会出现一个办公室和班级集体“中招”。记者从南京各大医院了解到,近期医院出现流感样症状的病例也有所增加,但是大多数还是普通感冒。到底普通感冒和季节性流感有什么样的区别,人们如何区分?昨日记者专门请教了呼吸科的专家。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黄茂告诉记者,从症状上看,流感和普通感冒最大的区别是,流感容易出现38℃以上的高烧,还有就是全身的症状比较明显,比如容易出现全身酸痛等症状。此外,流感的传播性比普通感冒要强得多,并可能带来比较严重的并发症。
普通感冒的症状主要以鼻咽部的症状为主要表现,一般起病较急,开始有嗓子干、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就会有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也可以出现流眼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音嘶哑和轻微咳嗽等。一般不发烧,全身症状不明显,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疼。
而季节性流感的症状是以病人发热与全身中毒症状较重为特点,主要为突然出现的高热(腋温≥37.5℃)、寒颤、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恶心等中毒症状。少数患者有食欲减退和腹痛、腹胀、腹泻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年幼及老年患者和原有基础病或免疫功能差的病人感染流感,病情可持续发展,出现高烧不退,全身衰竭、剧烈咳嗽、血性痰液、呼吸急促、紫绀、双肺有干罗音,X线检查可发现肺部阴影等一系列肺炎表现。
甲型H1N1流感和季节性流感的症状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判断是否患上甲流须经过实验室检测。
对于治疗普通感冒来说,目前还没有特殊抗病毒药物,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普通感冒还是建议患者多休息。但是流感的预防很重要,如果发现流感病人,除了马上把病人送往医院外,还要及时做好隔离工作,加强环境消毒,减少公共活动及集体娱乐活动,以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此外,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洗手;避免前往人群拥挤的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保持充足睡眠、减少压力、保证足够营养等,这样可大大减少感染机会。此外,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非常重要。
甲流感走势之谜仍未破解 “第二波”可能流行,但也不必恐慌
?
本周,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沉寂了一段时间的“甲流”疫情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一方面,几个月来“甲流”所展示的“温和”形象似乎在不断消磨着我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来自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各地的专家在各种场合又不停地发出警告:今年秋冬季,“甲流”有可能出现“爆炸”疫情,防范“甲流”绝不能掉以轻心。面对一场可能出现的“战争”,我们该采取怎样的行动?
为什么有些人能自愈,有的人会致命
日前在京召开的甲型H1N1流感应对与准备国际科学研讨会上,一位来自美国的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突然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出一个词——“第二波”,英文为“the second wave”。“我们必须为甲型H1N1流感可能的第二波疫情做好准备。”他说。
甲型H1N1流感疫情今年3月在墨西哥暴发后,“第二波”一直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第二波”真的会来吗?届时,“甲流”是像现在这样继续不温不火地蔓延,或者是像SARS那样突然消失,抑或是突然毒力大增,演变成1918年那样的大流行?
3个多月以来,全球各地的研究小组展开了细致的工作。尽管在某些领域比如“甲流”病人临床特征、治疗方案等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但关于“甲流”未来走势的“达·芬奇密码”仍没有被破解。
“病毒毒力及其变异方向存在不确定性,对这方面的监测需要全球合作和分享信息。”卫生部部长陈竺在谈到防控甲型H1N1流感中国所面临的挑战时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