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本历史必修1(抗日战争)课件4
4.长沙市一中和雅礼中学分别以“公勇勤朴”和“公勤诚朴”为校训。下列两份历史资料,凸显出两校学生在民族危难的关头积极实践校训中的( ) A.“公” B.“勤” C.“朴” D.“勇、诚”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图片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依据图片中的“抗日”、“救助受伤战士”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两校学生投身抗日洪流,为中华民族摆脱亡国危机而努力,这反映了“公”这一精神,故选A项。B、C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中的“诚”与材料无关,排除。 5.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中,日军宣布投降后,顺溜背负血海深仇,追杀坂田。全面侵华期间日军在中国的累累罪行不包括( ) A.旅顺大屠杀 B.制造潘家峪惨案 C.南京大屠杀 D.用中国活人作实验 【解析】选A。本题考查迁移理解能力。旅顺大屠杀是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日本制造的惨案。与“全面侵华期间”这一时间信息不相符。其他三项均发生在日本全面侵华期间。 6.(2010·广东学业水平检测)“八月十五复仇节,八月十五胜利天。伏尸流血五千里,尝胆卧薪一百年。”这首诗歌反映了( ) A.鸦片战争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辛亥革命的胜利 【解析】选B。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八月十五”、“一百年”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于1945年8月15日取得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正与材料相符,故选B项。 7.“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的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解析】选D。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日本鬼子”、“全国军民”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出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实行了全民族抗战,故选D项。A项中的“海外华侨”,B项中的“正面战场”,C项中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童谣中都没有体现,排除。 8.(2010·安溪高一检测)“我国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在血泊和瓦砾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这里写的是(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 D.抗日战争 【解析】选D。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由材料“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在血泊和瓦砾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可知是全民族抗战,故选D项。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面冲突……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 ——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 材料二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材料三 日本政府制定的“大陆政策”:第一步:侵占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侵占中国的东北和蒙古;第四步:征服全中国;最后:侵占亚洲,称霸世界。 ——人教版历史选修1资料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描述?日本当局的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材料二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列举这一事件后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军的重大战役。(不少于5次) (3)据材料三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述历史事件分别是日本对外扩张的哪一步?日军的侵略政策破灭于哪一步?破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本题以中日关系为切入点,考查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的有关史实及日本对外扩张的政策和当前比较敏感的中日关系问题。第(1)、(2)、(3)题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九一八事变。不正确。因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侵略行为,是日军炸毁南满铁路,袭击中国军队,并非由偶然性因素引起。 (2)七七事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 (3)第三步和第四步。第四步。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高梁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东洋兵!……中国的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这首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八国联军侵华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解析】选B。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的“九月十八”、“东洋兵”、“沈阳城”等信息,可以看出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九一八事变,故选B项。A项发生在京津地区,C项发生在北平,D项发生在南京,都与材料无关,排除。 2.观察右侧漫画,结合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本历史八下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7.ppt
- 人教版本历史八下第20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课件10.ppt
- 人教版本历史八下第20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课件1.ppt
- 人教版本历史八下第20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课件3.ppt
- 人教版本历史八下第20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课件6.ppt
- 人教版本历史八下第20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课件7.ppt
- 人教版本历史八下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课件3.ppt
- 人教版本历史八下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课件4.ppt
- 人教版本历史八下第20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课件4.ppt
- 人教版本历史八下第20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课件2.ppt
最近下载
- EMPOWER 3软件 ApexTrack积分:理论与应用 - Waters ....pdf VIP
- 爱登堡电气原理图及代号说明EDVF23.pdf VIP
- 金山打字通拼音打字教案.pptx VIP
- 卫生监督协管试题库.pdf VIP
-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评估与治疗学习.pptx VIP
- 深圳市第十五届职工技术创新运动会暨2025年深圳技能大赛药品微生物检验技能竞赛模拟题.docx VIP
- 人教版(PEP)三年级英语下册期末笔试自我检测题(含答案).pdf VIP
- 人教版2025秋七年级上册英语U3语法 教学设计.doc VIP
- 合规审计员笔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消毒学基础理论和终末消毒方法.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