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本历史必修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2.pptVIP

人教版本历史必修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本历史必修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2

神学阴影笼罩下黑暗的中世纪 世界伟人看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正如恩格斯所说:“在人文主义的伟大思想光辉和永恒艺术魅力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 文艺复兴期间人文主义者得到了发展,欧洲随之而来的是商业革命,宗教改革,政治革命,并且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世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原因 (1)文艺复兴推动了人文精神的发展。 (2)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国进行压榨。 (3)罗马教皇派人到德国兜售赎罪券。 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或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 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实质:从根本上否定教会的作用,强调人与上帝直接对话。带有浓厚的人人平等的意味,是资产阶级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通过宗教的形式表达出来。 3、影响 (1)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宗教改革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形成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三大新教。 (2)民众开始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了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请思考 从内容、形式和影响方面比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不同。 小结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猛烈地冲击着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在这场运动中,巨人辈出,创造了空前的文化业绩,孕育了西欧近代文化,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马丁·路德倡导的宗教改革,矛头直指罗马教廷,是一次资产阶级与人民大众反对天主教会与封建制度的社会革命。 两者遥相呼应,协同攻坚,展开了向旧世界的宣战,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课标: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 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基督教对人的观点是: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证明肉体是罪恶的王国。上帝将人类的始祖逐出伊甸园,罚其在满是荆棘和蒺藜的大地上终身劳苦。人间不是幸福,人只有抑制自己的情欲和欢乐,忏悔错误,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才能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幸福。总之,人本身是鄙贱的,应该消极处世,把一切寄托于来世。 人是神的附属,为信仰而生活。 注:中世纪是指从西罗马奴隶制帝国灭亡到1500年左右的欧洲历史,是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消亡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之间的一段历史,被西方史学家称为“中世纪”。 1、背景 A、前提条件: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 B、物质条件:意大利经济的繁荣 C、人才条件:汇聚众多的人才 D、文化条件: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 一、文艺复兴 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 1、原因:政策——各城市国家重商 政治——工商业主掌权 位置——地中海航运中心 2、表现:佛罗伦萨的繁荣 3、影响: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进行思想的变革 2、核心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指的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出现的一种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强调人的自然本性、价值、自由意志、世俗生活和世俗教育。 1、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人文主义者大力宣扬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自 由的发展。 3、要求现实生活和尘世的享乐。 人文主义思想的内容: 3、实质 是一场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 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但丁——《神曲》 彼特拉克——《歌集》 “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十日谈》 文学三杰 美术三杰 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大卫》 拉斐尔——《雅典学派》 被称为 “画圣” 4、成就 薄伽丘 薄伽丘和《十日谈》 1348年,鼠疫(人称“黑死病”) 肆虐欧洲,意大利、法国、英国等 国人口锐减,大有世界末日来临之 感。教会借机用禁欲主义的说教攻 击人文主义者个性解放的要求,形 成了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一次逆流。 此时,薄伽丘的《十日谈》问世, 它以对现实幸福的大胆追求,给禁 欲主义神学以迎头痛击,受到市民 群众的热烈欢迎。 1353年《十日谈》(英文第1版 )原版插图 《十日谈》(中译本)封面 《十日谈》的开端叙述10个青年男女为躲避黑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10天,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通过这些故事,作者揭露教会的黑暗和腐败,讽刺教士的奸诈和伪善,赞赏手工业者、商人的智慧和才干,歌颂真挚的爱情和高尚的情操,表现了资产阶级对人生的追求。(绿鹅的故事) 郡主(绮思梦达)冲破封建门第观念,与仆人相恋,事情败露后,父亲暴跳如雷,将仆人关入地牢,痛骂女儿不顾身份,竟与下贱的奴仆相爱。绮思梦达却宁死不屈,并愤然驳斥父亲:“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yzsc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