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通为用话大黄[优化]
在中国,大禹治水的故事,妇孺皆知,以通为用的思维方式,是中华文化的主旋律。对于中医而言,“六腑以通为用“尽人皆知,,然而,一身上下,何处可以一刻不通呢?
? ? ?黄山黄河黄土地,黄天黄帝黄种人,中国是大黄的故乡,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即有记载:“大黄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藏。”。历代医家对大黄非常推崇,善用大黄,常有出奇制胜之效果。清·袁枚赞曰:
药可通神信不诬,将军竞救白云夫。??? 医无成见心才活,病到垂危胆亦粗。???岂有鸩人羊叔子?欣逢圣手谢夷吾!??? 全家感谢回天力,料理花间酒百壶。
原来,袁枚病痢,医用参芪补药,病遂大剧。其老友张止厚馈以所制大黄,医者惊恐,袁毅然服之,三剂而愈,于是赋诗致谢。诗中所云“将军”,乃大黄是也。
大黄属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南大黄的根茎,因本品色黄,故名大黄。又因其功能推陈出新,极为峻快,如戡定祸乱,至于太平,故又有“将军”之号。明代张景岳还把大黄、附子称作药中之良将,称人参、黄芪为药中之良相。大概是由于它的药性峻猛,有冲墙倒壁之力,因而古人又美其名日“无声虎”。此外,尚有火参、肤如、破门、黄良、蛋结、锦纹等别名,各有含义。大黄主产于四川、甘肃、青海、西藏以及云贵等地,均以质纹、颜色而分优劣。概言之,是以外表黄棕色,锦纹及星点明显,体重,质坚实,有油性,气清香,味苦而不涩,嚼之发粘者为佳。如有红筋起,色鲜黄者为锦黄,最为上等,多产于四川的汶县、灌县,陕西的长安、汉中等地。其他产地如山西五台山的台黄,岐州的岐黄,四川雅州南川县的雅黄,云南的云黄等,均属品质兼优的地道药材。凡临床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对大黄的产地颇有鉴赏力。如已故名医岳美中就深有体会地说道:“对胃肠蠕动力,以北大黄为甚,四川和陕西大黄则柔和一些,河北的大黄横劲大,用后腹痛。使用大黄是为了通下,因此,最好有顺劲,才能达到目的。”如果没有长期的潜心研究观察,是很难达到这般出神入化的地步。
善用大黄者当以仲景为最。如仲景治阳明腑证的三承气汤,治结胸证的大陷胸汤,痞满证的大黄黄连泻心汤,蓄血证的桃仁承气汤、抵当汤,阳明发黄的茵陈蒿汤,皆以大黄荡瘀逐邪之力也。后世医家妙用大黄者比比皆是,例如金元时期名医朱丹溪,善用大黄治眩晕,一味大黄,用酒炒三遍为末,名之日“一味大黄散”,以茶调服一二钱,其效如神。清代名医陈修园对此十分赞赏,谓之“眩晕证,皆属肝,痰火亢,大黄安”。再如清末举人罗止园在其《止园医话》中,善用大黄配附子以治疝,可谓是其绝招。罗氏深有体会地说:“中医治疝之药,率用川楝子、小茴香、荔枝核等,轻症疝气,相当有效,然以余之经验,最效之方,则为大黄与附子合剂,此种用药,系合大热大寒同时并用,余实已经过数十年之临床经验,以大黄附子加入普通治疝之药中,迅收特效,不可思议。”对此,近人又有发展,除用于治疗疝气外,还用以治疗睾丸肿痛,睾丸鞘膜积液,亦有良好效果。近代著名医家张锡纯曾述一奇事:张氏去邻县治病,遇一杨氏少妇,得奇疾,赤身卧帐中,其背肿热,若有一缕着身,即觉热不能忍,百药无效。后有乘船自南方来赴北闱乡试者,精通医术,延为诊视,言系热毒,俾用大黄十斤,煎汤十碗,放量饮之,数日饮尽,竟霍然而愈。这大概是有史以来用大黄量最大者。上海名医徐小圃曾为一富翁治腹闷痰喘之症,处方为大黄半斤,数次分服,患者且疑且惧,但服后爽然痊愈。请于徐小圃日:“众医屡用不敦,先生一味奇功,何秘也?”徐答曰:“君素食膏粱厚味,壅塞热痰,大黄性清下,味香辛,独行则力猛功专,疏塞清秽,何秘之有?”上海铁道医学院颜德馨教授悬壶之初,治一大出血病人,患者咯血,盈盆盈碗,呻吟烦躁,舌苔黄,热象显著,投犀角地黄汤加味,两易其方皆未见效,病者焦急,医者痛心,怎么办?他请教于盛心如老师,盛嘱于原方加大黄三钱,药后血止神安。除此之外,我国著名学者楼之岑教授是位蜚声中外的大黄专家,早在40年代于英国伦敦大学留学时,就把大黄列为研究对象,终于获得“大黄博士”的美称。而今,上海市香山中医医院焦东海主任又因善用大黄而有“焦大黄”之雅号。
推陈出新,以通为补
俗话说“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大黄性味苦寒,是众所周知的泻下通便良药,清热解毒上品。一般人只知道大黄是泻药,吃了会“拉肚子”,却不知所谓的“拉肚子”正是大黄的“推陈出新”调畅人体气机之功——大关通而百关皆通,一窍通,而诸窍皆通。正如金元时名医张从正说:“《内经》一书,惟以气血通流为贵。世俗庸工,惟以闭塞为贵。又只知下之为泻,又岂知《内经》之所谓下者,乃所谓补也。陈痤去而肠胃洁,癥瘕尽而荣卫昌,不补之中,有真补者存焉” 。中医理论认为六腑以通为补,所以大黄是泻药,亦是补药。
明代医家缪希雍说:“天地之间,动静之为者,无非气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理想 RISO 9050 7050 3050 7010 3010 闪彩印王中文技术维修手册 后面可以参考理想闪彩印王 EX7200 EX9050 EX9000 EX7250 系列中文维修手册 .pdf VIP
- 表面波波速测试.ppt VIP
- 食品安全法全文.docx VIP
- 监狱日用品供应站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 2025年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架子工职业技能竞赛暨省级劳动和职业技能竞赛(架子工)选拔赛理论知识题库及答案(360题).docx VIP
- 人保理赔员车险查勘定损考试题库(答案).pdf VIP
- 普外科案例分析病例分析题与答案.docx VIP
- 外研九年级英语上册Module-4-Unit1-课件(共29张PPT).ppt VIP
- 随机事件的概率.docx
- 《教育心理学》课件——第七章 学习策略.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