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性别越狱:名人们的“第三性”运动与文化拷问.doc
性别越狱:名人们的“第三性”运动与文化拷问
2015年金星在综艺圈过得更加如鱼得水。不但有了自己的品牌脱口秀,还有爱奇艺为其量身定制大型时尚真人秀《爱上超模》。但也许没有人忘记,四年前的她曾被浙江广电“禁止出现在《非同凡响》节目评委席上”,只因为变性经历。近日,曾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的刘霆在经过为期6个月的变性手术后,“追求一种更美好的生活”。
当男性和女性不再互为对立面时,当我们可以自由选择性别审美和价值观时,男性、女性之外的第三性,就不再是同性恋,而是选择性。
□荆棘
从金星到伯恩斯坦:“为什么错的一定是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大众的性别规范?”
2015年,舞蹈家金星在综艺圈过得更加如鱼得水,不但有了自己的品牌脱口秀,还有爱奇艺为其量身定制大型时尚真人秀《爱上超模》。金星辣舌厉评,入木三分的语言风格不但在《金星秀》中抢镜频频成为唯一中心,在《爱上超模》中,更是狠到令人发指。
但也许没有人忘记,2011年,金星在微博上发布一条微博称浙江广电“禁止她出现在《非同凡响》节目评委席上”,只因为变性经历。随后她要求浙江广电对性别歧视与侮辱正面道歉。
一个多月过去了,这个道歉有了吗?金星嗤之以鼻:“P都没放!”当记者问道:“那你生气吗?”她马上开朗地笑起来:“哎呀,太不值当了!小破电视台,我再较真就是抬举他们了!再说沉默就是承认他们错了,一个公众媒体要不理亏早站出来了!”
成为风口浪尖上的人物,金星并不在乎“被娱乐化”,连在网络上推出、记录她变性经历的纪录片《金星小姐》她看也没看,“那都上个世纪的事儿了”。她一直强调“家庭和事业才是我的重心,外来事情根本碰不到我感情点,只有亲情家庭才能碰到我感情点”。
跨性别者总是被视为“异类”,应付无处不在的冷暴力成为必修课。性别障碍鉴定专家田亚华称,目前变性欲望仍被普遍视为一种疾病,一般被称作“性别识别障碍”或“易性癖”。有些跨性别者甚至会被当做精神病患者接受长期的心理治疗。
一旦走入公众视野,跨性别者通常都会被冠以一个更容易理解的名字――“变性人”。
韩国艺人河莉秀,“春梦姐”彭小春,这些都是一提到“变性人”,人们脑海里会跳出的名字。泰国变性美女Poy在不久前上映的《扫毒》中惊艳亮相,与张家辉激吻,再次在国内踢爆变性人话题。
而最近,曾因“背着母亲上大学”,引发社会关注的刘霆,在经过为期6个月的变性手术后,由一名男子汉变为女儿身,并更名为刘婷。
手术之前,刘霆见了几位心理医生。
一位上海医生抛出了一系列问题,“你到底是为母亲而活,为社会而活,还是为自己而活?如果为母亲或社会而活,你还能坚持下去吗? 如果想为自己而活,建议从现在开始着女装,也可以考虑手术的问题了。”
“他们需要理解,更需要尊重”,这是医生的慨叹,他强调的是,变性本身和道德无关。
这些话让刘霆下决心打破禁忌:变性,不顾及外界鄙夷的眼光,甚至不惜打碎道德模范的形象。
“我知道我不是个男人,渐渐地我明白我很可能也不是个女人。”美国作家凯特?伯恩斯坦在跨性别著作《性别是条毛毛虫》里向所有人提问:为什么我们生活在一个非男即女的世界?
她质疑整个性别观,质疑这个将人做男女划分的世界,质疑性别本身。
跨性别者,一群生理性别与心理性别不相符的人。他们不是“同性恋”,他们也不是“易装癖”、“人妖”或者“变态”。在他们看来性别像一件囚衣,他们打破常规寻求另一种性别表达,成为了一群性别逃犯。
《性别是条毛毛虫》的译者,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生廖爱晚称:“很多决定接受变性手术的人都会认为自己的灵魂是被错放到别人的身体里,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想,为什么错的一定是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大众的性别规范?”
当我们可以自由选择性别审美和价值观时,第三性就是一种选择性
去年,作为 “联合国妇女署亲善大使”的女星艾玛?沃特森在主题为“HeforShe”的演讲中说:“男人和女人都可以敏感;男人和女人都可以强壮……是时候把性别理解为光谱,而不是南辕北辙的两派。”
当男性和女性不再互为对立面时,当我们可以自由选择性别审美和价值观时,男性、女性之外的第三性,就不再是同性恋,而是选择性。
“跨性别”理念由美国的维吉妮亚?普林斯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意指那些不认为自己的性别与基于生殖器官决定的性别一致的人。但“跨性别”并不是现代文化的产物,也并非人为贴上的标签,西方宗教传统与原始文化中早已存在类似概念。
“海吉拉”(Hijra)在印度文化中代指“第三性别”群体,他们通常扮演着宗教角色,是婚礼和出生仪式的主持人。北美原住民部落内也曾存在一种特殊的男性阶级:他们穿戴女性的衣着,进行编织、烧陶等女人的劳动工作。他们被称为“博达切”(Berd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