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随 堂 演 练 1.(2015·肇庆)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委员名单由毛泽东提出,构成比例为:民主党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这说明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 A.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 B.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C.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物 D.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答案】 B 导学 【解析】 题干点明的时间是1953年,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阶段,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A、C两项排除;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的思想,D项说法不正确。 从材料中“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宪法起草委员会的成员”可以分析出,宪法起草委员会是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组成,体现民主协商的精神。 故选B项。 2.(2014·南京)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 ) 导学 A.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C.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 【答案】 A 【解析】 据图中数据分析,各党派、各团体、各区域等都有相应的代表人数,这体现了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3.(2014·江苏·8)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答案】 A 导学 【解析】 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于1954年,而题干中的时间是1953年,据此可排除B项;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不能体现政治协商制度,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妇女权利的上升体现了A项正确。 4.(2015·安徽·17)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 ) 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 【答案】 C 【解析】 题干中信息“凝结了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是解题的关键,突出了社会各阶层,且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由此可以得出“它”是《共同纲领》,故选C项。 导学 5.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主要指的是 ( ) A.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 【答案】 C 导学 【解析】 “大合唱”体现了团结合作,与此相关的是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C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实行民主集中制,与此无关,排除A项;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不直接参与政府管理,排除B项;民主党派在建国之前也曾经取得过合法地位,排除D项。 6.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答案】 D 【解析】 综合分析括号中的提示性信息“由归顺、平定之意改为青色的城,由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优美牧场”,这体现了新中国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导学 课 时 作 业 (点此链接)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六单元 主干线索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民主政治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构成了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文革”使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加强了民主和法制建设,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并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针,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在国家统一问题上,“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海峡两岸关系也有了新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历史人民版必修1课件:2.1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ppt
- 历史人民版必修1课件: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ppt
- 历史人民版必修1课件:2.2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ppt
- 历史人民版必修1课件:1.3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
- 历史人民版必修1课件:1.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ppt
- 历史人民版必修1课件:3.2 辛亥革命 .ppt
- 历史人民版必修1课件:3.3 新民主主义革命 .ppt
- 历史人民版必修1课件:2.3 伟大的抗日战争 .ppt
- 历史人民版必修1课件:4.2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ppt
- 历史人民版必修1课件:4.3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ppt
- 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件: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ppt
- 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件: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ppt
- 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件: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ppt
- 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件: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ppt
- 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件: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ppt
- 历史人民版必修1课件: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专题整合 .ppt
- 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件: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ppt
- 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整合 .ppt
- 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件: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单元整合 .ppt
- 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件: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