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的声音在这里传扬.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泊的声音在这里传扬.doc

湖泊的声音在这里传扬   清澈的湖,能把世界照纯,把人心照净。这世界还是纯净一点的好。但愿这本《倾听湖泊的声音――音乐DJ的〈蓝色音乐札记〉》捧来的清冽湖水,能濯洗铅华,荡涤人心。   湖北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部做了一个关于湖泊和湖泊文化主题的大型系列专题音乐广播节目《蓝色音乐札记》。我陆陆续续听了其中部分节目。读了以节目播出稿为蓝本的书《倾听湖泊的声音――音乐DJ的〈蓝色音乐札记〉》(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还参观了以此为题的体验展,这些勾起了我内心对于湖泊的种种思绪。   一个人如果跟湖没有交集,我以为算得上是桩憾事。且不说跟湖没有交集会让人无法领略“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壮阔景象,也无从感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动人意境,就说跟湖没有交集往往会少了几分灵秀之气吧,便足以叫人叹憾不止。但作为湖北人,不会有这样的遗憾。我们生活在一个坐拥千湖、以湖为傲的省份。湖,就是每个湖北人的福气。   我是浠水人。浠水有个策湖。在湖北,策湖好像没什么太盛的名气,一万多亩的面积,似乎也算不上大。但策湖是浠水人的谈资,更是浠水人的骄傲。可以这么说,策湖边,舀一瓢湖水就是一段历史,摘一片荷叶就是一个传奇。当年,孙策在这里练兵,它因此得名;周瑜在这里选帅,所以留下了点将台;红巾军在这里扎营,从而有了上马岗和打鼓墩;新四军在这里渔舟暗渡,抗击日寇,故而书写了三壕口出奇兵的传奇……   大学时代,我的母校华中师范大学虽然找不出一面湖来,但是,她所在的桂子山因濒临东湖和南湖而显得十分秀美。我在想,倘若桂子山旁没有一面湖,且不说她的风景能否逊色,华师园会不会因此少几分魅力,也许就不好说了。   30年前,我走进广播大楼。30年间,我参加、策划、组织过许多次与湖泊相关的采访报道。比如,20世纪80年代的大型系列报道《湖乡行》,就是那个时代广播人写给湖泊的传记。这些报道伴随我的新闻生涯,让我对湖北这个千湖之省有了更深的阅读和热爱。直到现在,那些留在湖区的采访记忆,还会时不时在脑际中闪现,让我感怀不已。湖北的广播人,如果不写写湖,倒是真要抱憾了。   但是,湖,真的不好写。特别是以音乐见长的音乐广播,怎么写湖?   湖北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部推出的《蓝色音乐札记》让我看到了一种对湖泊全新的写法:一面湖、一首歌、一个故事,从音乐起兴,由湖泊承载,以音乐落脚。这样的篇章,确乎独特,是属于音乐广播的“这一个”。姑且不论这组系列节目究竟有多好,我至少应该为音乐广播部这种发挥自身优势、发出独特声音的探索点个赞。   音乐广播部是湖北广播电视台整合经典和流行音乐广播频率的改革成果。   怎样在主流价值观传播的过程中发出独特的声音?这是我们对湖北广播各套频率提出的一个基本课题。音乐广播在这方面无疑做出了十分可贵的实践。整合前,两套音乐广播频率就先后组织过《和青春有关的旋律》《荆楚踏歌行》《红色音乐札记》《浦江两岸世界潮》等用音乐来反映社会文化和重大事件的大型主题报道,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益。2014年,音乐广播部集合优势兵力,推出大型系列专题音乐节目《蓝色音乐札记》。这个节目以生态文明为主旨,以湖泊故事为线索,以音乐作品为主体,以札记形式为载体,通过编辑记者主持人实地寻访、亲身体验、深度感悟,展现湖泊与湖泊文化的生态之美、人文之思、风情之韵。整个节目的采编播从出发到最终呈现,历时10个月,旗下湖北经典音乐广播和楚天音乐广播33名编辑记者主持人,走遍17个省份、21个湖泊,累计10多万公里,采访了数以百计的人物,采集了超过1万分钟的音乐素材,制作了22集总计550分钟的广播节目。12月,又策划举办了体验展,将《蓝色音乐札记》采编播的成果以声光电等令人耳目一新的形式,在武汉美术馆集中向社会展示。现在,这本《倾听湖泊的声音――音乐DJ的〈蓝色音乐札记〉》又与读者见面了,从中,大家不仅可以读到音乐广播编辑记者主持人用心血留下的一篇篇音乐札记,还可以从部分记者采编播的体会中,品味到札记形成背后的酸甜苦辣。毫无疑问,《蓝色音乐札记》是音乐广播部发挥音乐广播的独特优势,展示湖泊文化丰富内涵、探寻美丽中国建设轨迹的成功之作。   在媒体融合时代,传统媒体如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是值得思考的课题。《蓝色音乐札记》告诉我们,在内容制作上始终保持创新力、始终占据制高点、始终担当领先者,将是广播这一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时代获得新发展的关键所在。失去了创新能力和内容优势,传统媒体的生命力也就枯竭了。听读《蓝色音乐札记》,我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其间洋溢的创新气息:内容上,它将新闻性、文学性、故事性、音乐性做了有机的结合,尤其是在音乐的采撷上,突破了流行和经典的界限,视野非常宽广,既有传统民歌,又有流行金曲,更有散发着浓郁水草芬芳的原生态湖泊音乐。比如,鄱阳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