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二章力7
实验: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 一、实验原理 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共同作用效果都是把橡皮筋结点拉伸到某点,则F为 ,作出F的图示,再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的图示,比较F′与F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 ,即得到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是否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实验器材 方木板、白纸、图钉若干、细芯铅笔、橡皮筋一段、细绳套两个、弹簧测力计两个、 、 . 答案 F1和F2的合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三角板 刻度尺 三、实验步骤 1.在方木板上用图钉固定一张白纸,如图1甲所示,用图钉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A点,在橡皮筋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 图1 2.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将结点拉到某位置O,用铅笔描下结点的位置、细绳的 ,并记录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3.如图乙所示,按适当的比例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以F1、F2为邻边画出 ,并画出对角线F′. 方向 平行四边形 答案 4.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筋拉到 ,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的 ,并用同样的比例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5.比较F与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同,从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四、误差分析 1.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没调零会造成误差. 2.使用中,弹簧测力计的弹簧和外壳之间、指针和外壳之间或弹簧测力计的外壳和纸面之间有摩擦存在会造成误差. 3.两次测量拉力时,橡皮筋的结点没有拉到同一点会造成偶然误差. 4.两个分力的夹角太小或太大,F1、F2数值太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时,会造成偶然误差. 答案 同一位置O 方向 五、注意事项 1.结点 (1)定位结点时要力求准确; (2)同一次实验中橡皮筋结点 必须保持不变. 2.拉力 (1)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时要使拉力沿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 (2)应使橡皮筋、弹簧测力计和细绳套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 (3)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不要太大或太小. 答案 位置 3.作图 (1)在同一次实验中,选定的比例要 ; (2)严格按力的图示要求和作图法作出平行四边形,求出合力. 答案 相同 典例精析 例1 如图2所示,在“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时,先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先后两次拉伸橡皮筋,一次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两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筋. (1)在本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筋都应与木板平行 B.两次拉橡皮筋时都应将橡皮筋拉到相同长度 C.实验中必须使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尽可能的大 D.实验中只要把作出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另一个合力的大小进行比较就可以了 解析答案 图2 解析 实验过程中,拉力方向与木板平行,所以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筋都应与木板平行,故A正确; 要保证两次作用效果相同,橡皮筋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即把O点拉到同一位置,故B错误; 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要适中,便于作图即可,不要尽可能的大,故C错误; 实验中把作出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另一个合力的大小、方向进行比较,故D错误. 答案 A (2)如图3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实验中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若用F表示两个分力F1、F2的合力,用F′表示F1和F2的等效力,则可以判断________(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结果是符合事实的. 图3 解析答案 解析 由题可知,F为F1和F2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所得的合力,而F′是F1和F2的等效力,即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的拉力,显然F′的方向应在橡皮筋的方向上,故甲同学的实验结果是符合事实的. 甲 总结提升 总结提升 (1)本实验采用是等效替代的思维方法.实验中要保证一个合力与两个分力效果相同,结点O的位置必须相同. (2)要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关键是作准力图,然而要想作好力图必须读准力的大小与画准力的方向. 例2 在“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实验中,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有关内容: A.将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绑上两根细线. B.在其中一根细线上挂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图4甲所示,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将步骤B中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末端挂上4个和3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用两光滑硬棒B、C使两细线互成角度,如图乙所示,小心调整B、C的位置,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物理必修1(人教版)习题:即时检测4.doc
- 高中物理必修1(人教版)习题:期中综合能力检测.doc
- 高中物理必修1(人教版)习题:期末综合能力检测.doc
- 高中物理必修1(人教版)习题:第1章1.doc
- 高中物理必修1(人教版)习题:第1章2.doc
- 高中物理必修1(人教版)习题:第1章4.doc
- 高中物理必修1(人教版)习题:第1章3.doc
- 高中物理必修1(人教版)习题:第1章5.doc
- 高中物理必修1(人教版)习题:第2章1.doc
- 高中物理必修1(人教版)习题:第2章2.doc
-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配套课时作业: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习题课Word版含答案.doc
-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四章物体的平衡1.ppt
-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配套课时作业: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学生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Word版含答案.doc
-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配套课时作业: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节质点参考系空间时间Word版含答案.doc
-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二章力习题课:物体的受力分析.ppt
-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配套课时作业: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2节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Word版含答案.doc
-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配套课时作业: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3节运动快慢与方向的描述——速度Word版含答案.doc
-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配套课时作业: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4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Word版含答案.doc
-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配套课时作业: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5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Word版含答案.doc
-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配套课时作业: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6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Word版含答案.doc
最近下载
- 空间设计基础(下篇,共上下2篇).pptx VIP
- 空间设计基础(上篇,共上下2篇).pptx VIP
- 养禽与禽病防治说课课件.pptx VIP
- 【基恩士】KV Nano系列PLC串行通信功能用户手册(KV-N10L KV-N11L KV-NC10L KV-NC20L).pdf VIP
- 《中药药理学》1教程.ppt VIP
- 数学建模,姜启源第十章_统计回归模型.ppt VIP
- 精【基恩士】LR——W500——C使用说明书——简体中文.pdf VIP
- 三菱通用变频器FR-E700使用手册(应用篇).pdf
- 【重点研报】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情况(2024).pptx
- 附件:《福建省房建工程质量易发问题防治手册》(主体结构篇).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