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育兒经验孩子的心灵也会“感冒-育儿技巧
育儿经验:孩子的心灵也会“感冒-育儿技巧
近日,媒体报道的好几例儿童、青少年写血书、自杀等事件让所有人触目惊心——宝贵的生命,绚丽的青春,是什么纵容死亡的阴影轻易地吞噬稚嫩的心灵,使这些孩子轻率地对待自己如花般的生命?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人自杀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有明显的低龄化趋势!15岁-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就是自杀。更让人震惊的是,中国每年自杀 的儿童约为2580人,有40.1%的小学生说过“不如死了的好”。“情绪问题和抑郁心理正成为困扰青少年甚至儿童心理健康的最大障碍,‘心理感冒’的孩 子越来越多。”心理专家表示,由于缺乏自我调节能力,未成年人一旦遭遇心理困扰往往很难走出,如果这时社会、家庭、学校不及时给予足够的引导和关怀,不能 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打心灵疫苗”,那么这种“感冒”就会加速滋生蔓延为“重症”,未成年人自杀的悲剧就可能再度上演。
8岁男孩:带我去死
“你带我去死吧。”这话出自一个8岁的小男孩之口,让人惊讶。现实是无情的,小男孩经常冒出这样的话让家人着急,妈妈把他带到了心理医生处咨询。小男孩 虽然刚上小学二年级,却有一身“好武艺”,钢琴已考过八级、英语口语很棒,还是奥数兴趣班的尖子生。父母花了金钱、精力对他进行各种培养,可是,却“吝 啬”得连玩耍时间都没有给他预留。整日和钢琴、英文、数学为伴,男孩的情绪明显“感冒”,脑海中时不时跳出不想活的念头。“已有轻微抑郁症。”心理医生提 醒年轻的父母一定要给孩子留出玩的空间。
初二男孩沉迷于上网,老是和父母作对,和同学关系处得也不好,诊断下来是品行障碍;一 对父母天天督促孩子念书,去学校反而成了孩子最不乐意做的事……“过来咨询厌学的特别多。”在心理医生看来,孩子有厌学情绪可以看做是一种正常的反应, “长期做单一的事,人容易疲劳。”据有关研究表明,100个孩子中喜欢读书的不过10个,所以家长对孩子厌学不要感到奇怪,关键是改变教育方法,寻找孩子 厌学原因,加以引导,学会调节孩子的情绪。
三成孩子存心理障碍
据中国心理学 会对全国22个省17岁以下的青少年进行的一项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学生心理疾病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至少有3000万青少年受心理疾病困扰,而中小学 生发病率竟然高达21.6%至32%;儿童癔症、网络综合症、抑郁障碍、儿童强迫症等心理疾病的青少年患者在逐年增加;
???????小 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遭遇的心理问题不同,小到婴幼儿都可能存在心理问题。“中国家长对子女过分关注、溺爱的教育方式,以及现在许多家庭‘隔代养’的情 况,都会带来很多问题。”专家认为,儿童心理问题大多是儿童情绪问题,部分为精神疾病。而情绪障碍、交流障碍、多动症、抑郁症、焦虑,以及学习困难、拒绝 上学等症的患病率相对较高。
专家表示,多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中小学阶段的成长过程中就存在基础、埋下隐患,到了大学期间人 际交往、学习压力、经济状况等都会构成刺激因素,使心理问题暴发出来。“抑郁容易导致儿童青少年自杀。”心理专家称,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分裂症等 儿童心理疾病致残的儿童占残疾儿童的20%。一个患有心理疾病的儿童每年花费是正常儿童的4倍以上,成年后发病率比正常人高10倍。
跟父母交流最多的是学习
孩子感冒了,父母会急着求医问药,可孩子一旦“心灵感冒”,却很少有父母想着去增强孩子的心理素养。一项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调查结果显示:在选择最愿意 倾诉的对象中,父母得票最少,排在前面的分别是朋友、社会工作者、心理辅导员;不少孩子认为来自父母的压力最大,因而将亲子困惑摆在首位。
据了解,亲子沟通、学业和交友是学生心理咨询最多的问题,其中亲子沟通问题占了一半以上。不少孩子抱怨:和父母之间的交流只有学习,他们三句不离学习。 初三学生小方说,父母问他“今天在学校开心吗”、“想吃什么”,正当他准备和父母好好交流时,母亲又说:“妈妈做了你最爱吃的菜,吃完了就去做作业。”他 顿时泄了气。一些中小学老师告诉记者,很多孩子不愿意向父母倾诉心事,是因为一看见父母就觉得压力大,在他们面前会有很多微妙的心理变化,比如父母在意学 习,如果成绩不好就觉得亏欠他们;和父母之间好像除了学习,就没什么好说的。
对此,专家指出了很多家长的“共病”:喜欢将自我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比如让他们多吃,让他们学画画学钢琴,规定他们看什么样的动画片等。“家长都是出于关爱与呵护,但往往不知孩子的心思,好心办了坏事。”
及时注射“心灵疫苗”
“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始,将来可使孩子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果在此时 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卫生,那么,希望孩子成人后拥有健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烹饪化学(第三版)中职课件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深度分析及2026年备考建议 .pdf VIP
- 烹饪基本功训练中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3002-轨道交通永磁牵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ocx VIP
- 跨境电商交际英语(盛湘君)习题答案.pdf
-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pdf VIP
- 认证通用基础第四篇:综合.pdf VIP
-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课标版).pptx
- 社交礼仪(第五版_林友华)3章交际礼仪.ppt VIP
- 2025年秋二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学计划.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