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7.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共27张)
1.3 各种类型的封面举例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苏联国旗 俄罗斯国旗 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印有锤子和镰刀的苏联国旗,在沉沉夜色中伴着瑟瑟寒风在克里姆林宫黯然下降。莫斯科,这座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从此由前苏联的首都变成了俄罗斯的首都。有人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残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釜底抽薪的改革,把苏联改死了。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苏联的经济建设之路 苏联的经济改革之路 经济探索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体制模式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 (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 ,原苏联领导人。从1953年9月7日至1964年10月14日,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58年--1964年)。美苏核对抗,冷战期间的苏联主要领导人。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的主要策划者。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通过秘密报告的方式,揭露了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行为,引起震惊。1971年9月11日,曾经叱咤一时、下台后郁郁寡欢的苏联前领导人赫鲁晓夫在沉寂中病逝,当时的俄罗斯各大报纸在报道中甚至没有明显突出他的名字。 有人说他是“鲁莽的改革家”。 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1)二战结束,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2)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3)农业的相对落后; 4)斯大林的逝世。 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 2、内容: 经济 政治 农业: 扩大自主权 削减农业税 垦荒和种植玉米 工业: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扩大地方权力。 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评 平反冤假错案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业、工业)。 1) 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的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 2) 提出的战略目标超越实际; 3)没有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 4)赫鲁晓夫自身的不足和缺点也影响改革;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1906-1982) 苏联党、政、军最高领导人。 1931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44年升为少将。1964年参与推翻赫晓夫的政变,自任苏共第一书记。在他统治下,苏联的军事、经济大大增强。 苏联在他统治下成为与美国不相上下的超级大国。他在1968年派军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1976年5月,他成为苏联元帅。1977年至1982年他去世前,任最高苏维埃主席。他在1977年,由于阿富汗新政府取消了亲苏联的政策,他发动了侵略阿富汗的战争。 他曾经被中国毛泽东政府斥责为“苏联修正主义叛徒集团”的首脑。 二、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的改革 “新经济体制”: 将经济改革重点放在工业上 起到的作用: 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冲击作用,但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 改革使苏联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大为增强,一度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70年代)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逐渐停滞 1.原因: 过分追求稳定,不思改革。政治生活保守,进入僵化状态。 2.影响: 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滋生和积聚,苏联陷入困境。 勃列日涅夫改革为什么会失败? (1)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只是修补性的改革,不能根除原有体制的弊病; (2)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 (3)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1931年3月2日出生于俄罗斯南部斯塔夫罗波尔附近,他是一位苏联政治家,从1985年至1991年他是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他在职时期的政策导致了冷战的结束,他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他的改革政策也使得苏联解体。 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 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开始了全 面改革。前两年主要是经济改 革,但没有取得成效;1987年 开始进行政治改革。戈尔巴乔 夫在其《改革与新思维》一书 中,强调“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最充分地展现我们制度的人道主义性质”。这次改革导致苏共的分裂和苏共法定领导地位的丧失。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改革既不彻底,又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三 莫斯科落日 1.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上台之初将注意力集中在经济领域的改革上,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 经济 政治 2.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1).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二轮专题复习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课件:专题三收入与分配.ppt
- 二轮专题复习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课件:专题二生产、劳动与经营.ppt
- 二轮专题复习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课件:专题五我国的公民与政府.ppt
- 二轮专题复习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课件:专题九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建设.ppt
- 二轮专题复习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课件:专题八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ppt
- 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 二轮专题复习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课件:专题十一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ppt
- 二轮专题复习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课件:专题十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ppt
- 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试卷化学Word版含答案.doc
- 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试卷历史Word版含答案.doc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8.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共28张).ppt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共26张).ppt
-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5.4走向整体的世界(共26张).ppt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8.2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共28张).ppt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共26张).ppt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5.3“蒸汽”的力量(共26张).ppt
- 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 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