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色谱分析法1-5-27.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色谱分析法1-5-27.ppt

定量校正因子 (1)绝对质量校正因子 (2)相对质量校正因子 mi 为组分i的质量;Ai为组分i的峰面积;As为标准物S的峰面积; fi为 组分i的绝对校正因子;fs 为标准组分S的绝对校正因子; Fi/s为相对质量校对因子 为使检测器产生的响应信号能真实地反映出物质的量 比例系数f i :绝对校正因子为单位面积对应的物质量 * 相对校正因子的测量 准确称取被测组分和标准物质,混合后在一定色谱条件下,准确进样,分别准确测量相应的峰面积,根据上式计算。 * 相对响应值 相对响应值指组分i与等量标准组分S的响应值之比,它与相对校正因子互为倒数 (Si = Ai/As)。 f i = 1 / Si * 2、几种常用的定量方法 归一化法:以试样中所有组分含量之和为1,测定计算被测组分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 所有物质都出峰,且含量都在同一数量级上 Fi为组分i的相对质量校对因子;Ai为组分i的峰面积; ci为试样中组分i的百分含量。 * 内标法 定义:以样品中不含的标准品(内标物),加到样品中作对照物质,对比求算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 如何操作:在用内标法做色话定量分析时,先配制不同重量比的被测组分和内标样品的混合物做色谱分析,测量峰面积,做重量比和面积比的关系曲线,此曲线即为标准曲线。在实际样品分析时所采用的色谱条件应尽可能与制作标准曲线时所用的一致。 * 内标法 如何选择内标物: (1)试样中不含有该物质 (2)与被测组分性质比较接近 (3)不与试样发生化学反 (4)出峰位置应位于被测组分附近 * 外标法(标准曲线法) 定义:用待测组分的纯品作对照物质,以对照物质和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响应信号相比较进行定量的方法。 如何操作:用对照物质配制一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确定工作曲线,求出斜率、截距。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准确进样与对照品溶液相同体积的样品溶液,根据待测组分的信号,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其浓度,或用回归方程计算,工作曲线法也可以用外标二点法代替。 特点:操作和计算简便,不必用校正因子,但要求色谱操作条件稳定,进样重现性好。? * * * 在石油和石化行业,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相当普及,应用范围包含从石油勘探、石油加工研究到生产控制和产品质量把关等。气相色谱技术之所以得到石油和石化行业分析化学家们的欢迎,是由于它的分离和定量能力以及出色的性价比,目前尚无其它类型的仪器分析技术能与之匹敌。内容涉及气体分析、汽油组成分析、模拟蒸馏分析、单体硫化物分析、含氧化合物分析、生物柴油分析等。 三、气相色谱定量分析实例 气相色谱技术在石油和石化分析中的应用 * 碳五馏分是乙烯裂解的主要副产物,将其合理运用对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了解碳五组成是其合理深加工的重要前提。在碳五馏分中,除了碳五外的烷烃、单烯烃、二烯烃、炔烃、环烃等外,还有少量的碳四和碳六组分。 本文以HP-1毛细管色谱柱(60 m×0.25 mm×0.25μm)作为分离柱,采用CO2柱箱冷却系统在低温下使碳五原料中各组分在一次进样中完全分离,采用标样对照、结合文献值沸点、保留指数等对组分进行了定性。该方法已用于碳五原料生产树脂工艺中的原料监控。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用于碳五原料中烃类组分含量的测定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用于碳五原料中烃类组分含量的测定 * 仪器与试剂 Aligent GC6890带电子压力控制(EPC)的分流/不分流进样口配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Aligent公司,美国),CO2柱箱冷却系统(Aligent公司,美国),自动进样器(HP 7683),色谱工作站(Aligent Chemstation)( Aligent公司,美国),HP-1弹性石英毛细管柱(60 m×0.25mm×0.25μm) ( Aligent公司,美国)。所用标样为分析纯。 实验条件 GC条件:HP-1弹性石英毛细管柱(60 m×0.25mm×0.25μm);载气为高纯氮气,恒流模式,流速为0.8mL/min。0℃保持15min后,以10℃/min升至220℃,保持10min;气化温度200℃,检测温度220℃;进样量0.4μL,分流比100∶1。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用于碳五原料中烃类组分含量的测定 碳五馏分的色谱图 1 异丁烯+1-丁烯(Isobutene and 1-Butene) 1.023 2 1,3-丁二烯(1,3-Butadiene) 2.451 3 正丁烷(n-Butane) 0.323 4 1-丁烯-3-炔(1-Butene-3-yne) 0.064 5 反-2-丁烯(trans-2-Butene) 1.035 6 1-丁炔(1-Butyne) 0.11

文档评论(0)

报告论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