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兴隆塔始建于隋仁寿二年考(2008-08-26 20:58:45)
?
?
兴隆塔?舍利?兖州?文化?
兴隆塔始建于隋仁寿二年考
?王伯奇
?
今兖州城,春秋为鲁邑,称瑕丘。经考证,其建筑至少有2700年的历史。自南朝刘宋元嘉三十年(453)起,瑕丘一直为兖州治所,至今1550余年。瑕丘即兖州。兖州兴隆寺,按《魏书》和《北齐书》记载,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初为尼寺,隋称普乐,唐代中宗时先称中兴,继称龙兴,玄宗时称崇明。宋初改称兴隆,名传至今,寺久已圯。了解兖州城及兴隆寺的建置年代,是揭开兴隆塔千年身世之谜的前提。
兴隆塔坐落于兖州老区东北隅,塔高54米,至今仍“矗若云断”,巍然而立,为兖州之壮观,镇城之大宝。可谓兖州之标志。
关于兴隆塔的建置时间,兖州方志记载:
??? 一、明万历年间(1573)《兖州府志》:“兴隆塔寺在府治东北隅,隋开皇间(581-600)建,高十三层,中虚,可登顶巅,有尉迟公修建年月。”??????????????????????????????????
??? 二、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于慎行《兖州府志》卷之三十五《寺观志》,兴隆寺:“在北门内大东街,旧名普乐,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建。太平兴国七年(982)改为兴隆,王禹稱有记(《重建兴隆寺三门记》)。殿庑门阶,规制恢宏,古塔十三级,隋时物也。今府县朝贺,肄礼其中,僧纲司在焉。”
??? 三、1989年《兖州县地名志》依据明万历元年《兖州府志》和清康熙年间举人仲宏道的“碧苔渐蚀开皇字”诗句,以及清光绪十二年(1886)版《滋阳县志.寺观》所载:“兴隆寺隋仁寿二年建”的说法而断为:“明言塔有‘开皇’文字,应为建塔碑,足可以证明塔为开皇年间建筑无疑。”且认为“当时为了工程上的方便,先建了塔后建了寺。或言塔为仁寿二年建,是误以建寺时间为建塔时间。”
??? 从以上三条可以看出,明万历年间的两部《兖州府志》,一说兴隆塔建于“隋开皇间”,一说为“隋时物”,二者对塔建于何时皆无确切年月,且语焉不详。按《兖州县地名志》所言,其认为兴隆塔建于隋开皇年间,兴隆寺建于隋仁寿二年。此说显然是信承了前史的错误记载。值得注意的是,明代两《兖州府志》和今《兖州县地名志》均认为兴隆塔建于隋开皇年间。
兴隆塔建于何时?对此史有明载。据笔者近年对唐代兖州崇明寺的考证过程中发现,兴隆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寿二年四月八日。其出处如下:
?
隋仁寿元年(601)十月十五日于国内三十州首批建舍利塔。隋仁寿元年六月十三日《隋国立舍利塔诏》:“朕归依三宝,重兴圣教,思与四海之内一切人民,俱发菩提,共修福业,使当今现在爰及来世,承作善因,同登妙果,宜请沙门三十人,谙解法相兼堪宣导者,分道送舍利,往前件诸州(按:“前件诸州”为建立舍利塔之三十州列名。此不赘。)起塔。……于当州内清净寺处建立其塔。所司造样,送往当州。……率土诸州僧、尼普为舍利设斋。限十月十五日午时,同下石函。”
?
关于这次建塔的情况,《全隋文》王劭《舍利感应记》记述甚详。兹摘录于下:
?
皇帝昔在潜龙,有婆罗门、沙门耒诣宅,出舍利一裹,曰:“檀越好心,故留与供养。”沙门既去,求之不知所在。其后皇帝与沙门昙迁,各置舍利于掌中数之,,或少或多,并不能定,昙迁曰:“曾闻婆罗门说法身过于数量,非世间所测。”于是始作七宝箱以置之。神尼智仙言曰:“……儿当为普天慈父重兴佛法……。”其后周氏果灭佛法,隋皇受命乃兴复之。皇帝每以神尼为言之,我兴由佛,故天下舍利塔内,各作神尼之像焉。
??? 皇帝皇后于京师法界尼寺(按:兖州兴隆寺初始亦为尼寺。)造连基浮图,以报旧愿。其下安置舍利。……皇帝以仁寿元年六月十三日,御仁寿宫之仁寿殿,本降生之日也……故迎诸大德沙门与论至道,将于海内诸州,选高爽清净之三十处,各起舍利塔。
??? 皇帝于是亲以七宝箱,奉三十舍利,自内而出,置于御座之案,与诸沙门烧香礼拜……乃取金瓶琉璃各三十,以琉璃盛入金瓶,置舍利于其内,薰陆香为泥,涂其盖而印之,三十州同刻十月十五日正午入于铜函、石函,一时起塔。
诸沙门各以精勤,奉舍利而行,初入州境,先令家家洒扫,覆诸秽恶,道俗士女倾城远迎,总管、刺史诸官人夹路步引,四部大众容仪齐肃,其以宝盖、旛幢、华台、像辇、佛帐、佛辇、香山、香钵、种种音乐,尽来供养。各执香华(按:华通花)或烧或散,围绕赞呗,梵音和雅……虽盲躄老病莫不匍匐而至焉……舍利将入函,大众围绕填噎,沙门高奉宝瓶巡视四部,人人拭目谛视,共睛光明,哀恋号泣声响如雷,天地为之大变。凡安置(舍利)处,悉如之。
?
以上史料为随仁寿元年国内三十州同建舍利塔之纪实,对起塔原由、仪式、场景等均作了详细记录,此诚可信也。
关于兖州兴隆塔的建立时间,《全隋文》正文·卷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