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盐城新四军
只要不死,不打败鬼子不回家
“今天新四军军部的恢复,是直接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前途……一定有把握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一定有把握打倒亲日派、反共顽固派……最后的胜利是我们的!”
——时任新四军代理军长 陈毅
1941年1月25日 盐城 在新四军重建军部大会上的讲话
盐城城东,蟒蛇河畔,泰山庙。
正在修葺的庙宇铁门紧闭,庙门前的石狮昂首无言。正殿前方的一座石碑上,“盐城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盐城陷落后,中国军民对日寇的抗争从未停止。
“1940年10月,由南北上的新四军陈毅部和由北南下的八路军黄克诚部,就在盐城以南的狮子口会师了。”新四军老战士宋强回忆说,会师后,陈毅乘船到盐城慰问八路军,他即兴赋诗一首:“十年征战几人回,又见同侪并马归。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
八路军、新四军的到来,让众多对鬼子满怀仇恨的盐阜男儿加入了保卫家国的队伍。
已经90多岁的崇恩才老人回忆道,1940年秋,听说上冈来了八路军,我和两个同伴偷偷跑去报了名。负责报名的人问,你为什么要参军?我说:“打鬼子!”那人说当兵就要打仗,假如你回不来了呢?回忆到这里,老人提高了嗓音:“死了就算了,只要不死,不打败鬼子不回家!”
“1941年初,‘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番号被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撤销’,为坚持抗日,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宣布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盐城军分区政委宋修明介绍道,重建的新四军军部成了日伪军心腹大患,一轮轮“扫荡”“清乡”使盐城的抗战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
“鬼子不好打啊!”已经86岁的新四军老战士李小龙的身上,至今仍残留着战斗中留下的弹片。
1942年的8月,刚刚参军的李小龙,在新四军某部21团7连当战士。部队发给他一支“汉阳造”,3颗子弹,4颗手榴弹。其中,4颗手榴弹只能用3颗,最后一颗留在危难时期与敌人同归于尽。
1943年腊月,新四军派了一个团攻打秦南。交火后不久,伪军全线溃败,但一个排的鬼子不简单,他们龟缩在碉堡里,从机枪口向外射击。新四军没有炮,也没有炸药包,只能让战士“叠罗汉”往碉堡里扔手榴弹。“我就这么眼睁睁看着,有的战士手摔断了,有的被鬼子机枪打中了!”李小龙说,一场战斗下来,上百名战友牺牲了。
1944年,李小龙所在部队攻打江都附近的邵伯镇,双方交火没多久,就开始白刃战。
“惨啊,从早上开始拼刺刀,一直打到晚上!”李小龙说,一次较量中,他的右大腿被鬼子一刀刺中,鲜血直流。好在战友趁机一刀刺下去,要了鬼子的命。
80多岁的王高年是茅山支队战士,他所在的连队在反扫荡中被日军偷袭。“官兵们浑身是血,连长、指导员、排长、班长全部壮烈牺牲,最后冲出来的只有6个人!”
八年抗战,盐城四次陷落,新四军数易军部,但日伪军却始终没能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8年里,新四军对日伪作战2.46万余次,毙伤29.37万人,新四军由初建时的1万余人,发展到21万多人。新四军8万多名将士、300多名团以上干部壮烈牺牲。
为保护百姓,新四军宁愿牺牲自己
盐城县曾改为叶挺县,就是为了纪念叶挺同志。直至现在,仍有郭猛、步凤、潘黄、学富等4个镇是烈士名字。全县以烈士命名的村庄有54个,占村庄总数的百分之八。
——《盐城地名典故》
时至今日,在盐城市民口中,“新马泰”仍是大家公认的城市标志。
“新四军纪念馆、‘大铜马’、泰山庙,外地人来盐城旅游都会到访这些地方。新四军的历史,盐城人民引以为傲。”新四军纪念馆文史部副主任周振华说。
在新四军纪念馆,记者见到一张陈毅一家的珍贵合影。照片中,襁褓中的婴儿吮着手指,陈毅和妻子深情地凝视着孩子。
“陈毅虽然是军长,但为了抗战,他还是把这个孩子托付给了盐城百姓。”采访中,周振华讲述起“陈毅托子”的故事:1942年12月25日,陈毅率新四军挥师淮南,为便于行军打仗,忍痛将出生不久的儿子托付给盐城民主人士邹鲁山。面对陈毅的重托,邹鲁山当时就对妻子讲,我和你生了3个女孩儿,别人问起就说抱个男孩儿回家压子的。半年后,陈毅派人接回孩子,这个孩子,也因出生于江苏被取名“昊苏”。
已经90多岁的李元祥老人,70多年前曾作为青年学生代表,参与了八路军、新四军会师的欢迎大会。“以前白驹是没有共产党部队的,只有国民党韩德勤的部队。”李元祥说,韩德勤的部队吃饭不给钱的情况时有发生,大家都不敢靠近。但是,人们很快就看出新四军与国民党部队的不同。“白驹有位金大嫂,家里住了一名新四军干部。干部不小心把家里水瓶打碎了,要赔偿,但金大嫂坚决不同意。不久队伍开拔,离开后金大嫂才发现,这名干部把一双雨靴摆放在家中,算是抵水瓶的。那时候,雨靴可是好东西啊。”
“为保全百姓,新四军宁愿牺牲自己。”周振华拿起一张刘老庄战斗“八十二烈士”陵园的照片,向记者讲述了那场惨烈的战斗——
刘老庄,苏北的一个普通村落。1943年,日军侦察到我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