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基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车灯基础

汽车灯具制造工艺培训提要 前照灯制造工艺 1、汽车灯具发展史简介 与1887年世界第一辆汽车(德国奔驰、戴姆勒)同时伴生的汽车灯具已经历了大约120个春秋。纵观世界汽车灯具发展的百年史,汽车灯具经历了无数次的革新和发展。 煤油灯、乙炔灯(1890~1912)——汽车灯具发展的原始阶段 白炽电灯(1912~1960)——汽车灯具逐步完善和成熟阶段。其中用旋转抛物面代替碟形反射镜,同时采用了镀银新工艺,大大提高了原始电气照明灯具的光学性能(1919年左右)。1920年采用远近光分离的双光束前照灯,并首次提出解决夜间近光会车眩目的课题。1925年采用带配光屏灯泡的前照灯,使近光会车眩目得到初步控制。1931年美国推出封闭式前照灯(配光镜、反射镜、灯丝(不用灯泡)组合成整体不可拆卸),该灯三防性能好,易于批量生产。从这一时期始,欧美汽车灯具正式分为非对称形近光和对称形近光、半封闭式结构和封闭式结构两大体系,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1955年R2灯泡诞生,近光具有一条水平上翘15°的明暗截止线,更好地解决了近光眩目问题。与此同时,封闭式前照灯也进一步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卤素圆灯和矩形灯:1960年欧洲研制出新光源——卤素灯泡。这一发明被誉为汽车灯具光源史上的一次革命。这种灯泡(H1、H4、H7、H3、HB4、HB3)是利用卤钨再生循环原理,使灯丝上蒸发出的钨又回到灯丝上,从而使灯丝寿命大幅度提高,其寿命通常为白炽灯的2~3倍,发光效率也高出白炽灯几倍,对改善夜间行车的照明条件十分有利。该灯泡还具备体积小,使灯的造型自由度增大等特点。卤素灯泡的发明为日后汽车灯随汽车外形变化而变化创造了条件。七十年代初,欧洲开始推行矩形前照灯,用以取代传统的圆形前照灯,并于七十年代中期获得普及推广。 汽车灯具的每一次革新与发展也同时推动了汽车灯具制造工艺的发展。(目前HID高压气体放电灯、LED超高亮发光二极管等新光源又正在逐步推广和使用。) 2、汽车前照灯外形、结构、用材和制造工艺 传统的前照灯外形多为规则圆形或矩形,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世界汽车迅速朝高速化、高性能化方向发展,汽车外形趋向流线形,汽车头部越来越扁,同时人们对汽车外观要求不断变化,为适应这一要求,与流线形车体有机地吻合的异形前照灯开发出来。这种灯呈不规则的矩形,其横向尺寸大,垂直高度小,配光镜倾斜,整个形状与车体有机地吻合,从而降低了了汽车高速行驶时因车灯产生的阻力,使车体更美观、简洁。 无论传统的前照灯和现代前照灯,其结构中都包含一个灯光组(配光镜+反射镜+灯泡)。传统的前照灯多采用单旋转抛物面反射镜,这种反射镜主要起聚光和光反射的作用。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西德BOSCH公司和法国CIBIE公司发明双抛物面反射镜,反射镜开始逐步突破这一定势。现代前照灯反射镜已从单一反射镜演变为由2个、4个、6个或更多个反射面组合在一起的复合反射镜,这种反射镜除具备传统反射镜的功能外,还具备配光功能,因此简化了配光镜的设计与制造。 传统的前照灯一般采用金属薄板(δ0.6~0.8mm)制造反射镜和灯壳,主要工艺为冷冲压工艺,配光镜则采用无机玻璃压制成形。配光镜与反射镜连接工艺也为传统的铆接工艺,该工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胶粘接工艺取代。而现代异形前照灯的反射镜和配光镜用传统的金属薄板和无机玻璃是很难加工出来的,因此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便开始了汽车灯具塑料化的时代。 塑料具备以下优点:加工性好,易于制造各种形状复杂的灯具,设计自由度大(现代汽车外形有着很小的圆角半径,甚至是尖角设计,这是冲压工艺和玻璃压制工艺无法实现的);密度小,易于轻量化;不像金属易生锈,比玻璃的耐冲击度高,不易破损;成形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涂漆、电镀、印刷等表面处理容易;材料自身着色容易;零件易于整体化,使产品的形状和结构更简单,从而降低了装配成本;超声波焊接、热板焊接、振动摩擦焊性好,螺钉的自攻丝性好,装配容易。但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塑料对阳光照射的耐候性和耐热性不及无机玻璃和金属材料。另外PC的耐擦伤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也不及无机玻璃,因而PC配光镜注射成型后还须进行表面处理。 前照灯主要零件用材:配光镜(透镜、灯壳、面罩)——全透明无花纹——PC(聚碳酸酯) 装饰框(饰圈)——PC、PBT、PBT+PET、PA6、PA66、纳米尼龙等 灯体(底座)PP+20TD、PP+40TD 反射镜(多反射镜(多个配光单元)设计,每个配光单元兼有聚光、反射光、配光三种功能,配光镜的配光功能基本是由反射镜来完成)——BMC——热固性塑料 制造工艺:注射成形工艺+后续处理(表面处理/喷漆镀铝等)工艺——装配 3、使用灯泡型号及主要技术参数 名称 灯泡类型 电压(V) 功率(W) 灯头型号 飞

文档评论(0)

1983xuesh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