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鉴赏手册全.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鉴赏手册全

茶鉴赏手册 一:茶的历史 起源于中国 根据中国的传说,茶的动人故事始于神农氏对茶的有益性质的发现。神农氏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皇帝,也是一位渊博的学者和中草药专家,出于卫生的考虑,他只喝开水。传说公元前2737年的一天,神农氏在一棵野茶树下,架锅烧水,稍事休息,这时一阵微风拂过树枝,几片翠绿的野茶树叶随风飘落在即将烧开的水中,神农氏发现茶水变得味道鲜美,沁人心脾,饮后更感精力充沛,神清气爽。由此,茶便被发现了。 在公元3世纪之前,人们一直从野茶树上采摘新鲜绿叶,并把它们冲泡成药物或滋补品。后来,为了保证茶叶的供应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人们开始在自己的小农场里种植茶树,一整套干燥和加工茶叶的系统方法也逐渐发展起来。 公元4世纪、5世纪,茶叶逐渐风行全中国,人们开始在长江流域的丘陵地带建立新的茶叶种植园。茶叶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并开始在客栈、酒店和饭馆出售。 到达欧洲 在17世纪初期,不知是荷兰人还是葡萄牙人第一次把茶带到了欧洲。当时两个国家都与中国有着海上贸易——葡萄牙通过中国的澳门,而荷兰通过爪哇岛。他们起初是进行丝绸、锦缎和香料贸易,不久又开始了茶叶贸易。 茶叶首次到达俄罗斯是在1618年,它被作为礼物从中国运到萨-亚力克西斯。 二:茶的生产 茶树 茶这种植物具有暗绿色、有光泽、革质的叶子和直径约为2.5厘米的娇嫩小白花。这种小白花有5或7个花瓣,与茉莉花很相似,它生长含有1~3粒种子的肉豆蔻状果实。 有机茶 有机茶产品是最新发展起来的——大约仅7~10年时间。有机茶的栽培规则极其复杂且须严格控制,所有的肥料、杀虫剂必须绝对不含化学药品,必须完全依靠如粪肥、堆肥、天然有机物、能提供必要营养的植物和树、地被物等物质。有机种植园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土壤肥沃和生产力的长期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创造一定形式的有机微系统,用于生产完全没有化学药品、经济上可行的茶叶。 第一篇 中国名茶品鉴 一:唐代名茶 唐代茶的饮法是煮茶,即烹茶、煎茶。 到了唐代,关于名茶的记载就已经相当多了。陆羽《茶经》记载南方已有43个州、郡产茶,遍及今天南方13个产茶省区。 唐代名茶有:湖州“顾渚紫笋”;常州“阳羡茶”;寿州“黄芽”;雅州“蒙顶石花”;福州“方山露芽”、湖南衡山“衡山茶”;陕西紫阳“紫阳茶”;寿州“六安茶”、“天柱茶”;杭州“天目山茶”;眉州“蛾眉白芽茶”等等。 二:宋代名茶 到了宋代,盛行的是点茶法。点茶程序为炙茶、碾罗、候汤、烘盏、击拂,其关键在于候汤和击拂。点茶法是在唐代阉茶法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宋代名茶有:建州“建茶”(又称北苑茶、建安茶,产于宋代贡茶的主产地——建州,著名的贡茶有龙凤茶、京铤、石乳、的乳、白乳、龙团胜雪、白茶40余种);湖州“顾渚紫笋”;常州义兴“阳羡茶”;四川蒙山“雅安露芽”、“蒙顶茶”;安徽六安“龙芽”;西双版纳“普洱茶”;浙江余杭“径山茶”;浙江杭州“宝云茶”、“龙井茶”;陕西紫阳“紫阳茶”;河南信阳“信阳茶”;四川峨眉山“峨眉白芽茶”;福建武夷山“武夷茶”,等等。 三:元代名茶 据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和其他文史资料记载,元代名茶有40余种。 元代名茶有:建州“头金”、“骨金”、“次骨”、“末骨”、“粗骨”;荆湖“雨前”、“雨后”、“杨梅”、“草子”;杭州“龙井茶”;福建武夷山“武夷茶”;江苏宜兴“阳羡茶”等等。 四:明代名茶 明代,由于废除了饼茶进贡,社会上盛行抄青的条形茶,蒸青团茶虽有,但蒸青和抄青的散芽茶渐多。不在将茶叶碾成粉末,而是直接抓一撮茶叶放入茶壶茶杯用开水沏泡,即可饮用,称为撮泡法。不仅简便,而且保留了茶叶的清香味,直到今天仍为人们普遍接受。 明代名茶有:剑南“蒙顶石花”、“玉叶长春”;湖州“顾渚紫笋”;建州“先春”、“龙焙”;江苏“苏州虎丘”;浙江杭州“西湖龙井”;福建武夷山“武夷岩茶”;西双版纳“云南普洱”;安徽歙县、黄山“歙县黄山”等等。 五:清代名茶 清代名茶,有些是明代流传下来的,有些是新创的。清代,除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外,还发展了乌龙茶。清代约有40余种名茶。 绿茶类:安徽歙县“黄山毛峰”;安徽休宁“徽州松罗”;浙江杭州“西湖龙井”;江西婺源“婺源绿茶”;江苏苏州“洞庭碧螺春”;安徽泾县“涌溪火青”;安徽六安“六安瓜片”;安徽太平“太平猴魁”;河南信阳“信阳毛尖”;陕西紫阳“紫阳毛尖”;安徽歙县“老竹大方”;江西庐山“庐山云雾”;安徽休宁“屯溪绿茶”;四川峨眉山“峨眉白芽茶”;浙江余杭“莫干黄芽”。 黑茶类:西双版纳“普洱茶”

文档评论(0)

sf1971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