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豌豆病害
2. 豌豆病害
豌豆基腐病
彩版 49·385
症状 又称豌豆立枯病。主要发生在幼苗期。种子染病引起烂种 , 幼苗茎基部或根颈部 变为褐色至红褐色缢缩、腐烂。子叶染病在子叶上产生红褐色近圆形病斑。茎基部和根颈部染病产生红褐色椭圆形或长条形病斑 , 后病部逐渐凹陷 , 当扩展到绕茎一周后 , 病部收缩或龟裂 , 致幼苗生长缓慢、折倒或逐渐枯死。湿度大时长出浅褐色蛛丝状霉。
病原 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称立枯丝核菌 AG-4 菌丝融合群 ,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该菌不产生孢子 , 主要以菌丝体传播和繁殖。初生菌丝无色 , 后为黄褐色 , 具隔 , 粗 8~12(μm),分枝基部缢缩 , 老菌丝常呈一连串桶形细胞。菌核近球形或无定形 ,0.1~0.5(mm), 无色或浅褐至黑褐色。担孢子近圆形 , 大小 6~9 × 5~7(μm) 。此外 ,Pythium debaryanum Hesse 称德巴利腐霉 , 也可引起基腐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 , 且可在土中腐生 2~3 年。菌丝能直接侵人寄主 , 通过水流、农具传播。病菌发育适温 24 ℃ , 最高 40~42 ℃ , 最低 13~15 ℃ , 适宜 pH3~9.5 。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或反季节栽培易诱发本病。该菌除为害豆类外 , 还可侵染瓜类、茄果类、白菜、油菜、甘蓝等。
防治方法 (1) 选用红花豌豆、中豌 6 号、内软 1 号、豌豆苗 ( 龙须菜 ) 等耐寒品种。 (2) 选择排水良好、向阳的场地育苗 , 采用无病土作床土 , 如用旧畦育苗 , 床土要充分翻晒。 (3) 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适当施人石灰以调节土壤酸碱度自微酸性至中性 , 石灰施用量据土壤 pH 确定 , 一般 667㎡ 施 100kg 。 (4) 加强苗床管理 , 做好苗床保温工作 , 防止低温、寒流侵袭。 白天在幼苗不受冻的前提下 , 尽量多通风换气 , 促幼苗生长健壮 , 增强抗病力 , 苗床浇水要看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确定 , 严防大水漫灌 , 避免床内湿度过高。 (5) 提倡施用移栽灵混剂 , 该剂杀菌力强 , 且能促进植物根系生长 , 增强对不良条件抵抗力。也可在发病初期喷淋 20% 甲基立枯磷乳油 ( 利克菌 )1200 倍液或 30% 倍生乳油 1500 倍液、 5% 井冈霉素水剂 1000 倍液、 15% 恶霉灵水剂 450 倍液 ; 立枯丝核菌和腐霉菌混合发生时 , 可用 3% 恶霉·甲霜 ( 广枯灵 ) 水剂 600 倍液喷淋 , 每 m22~3L 。视病情隔 7~10 天 1 次 , 连续防治 2~3 次。
豌豆黑斑病
彩版 49·386
症状 豌豆黑斑病主要为害叶片、近地面的茎和荚。叶片染病初生圆形至不规则形斑 , 中间黑褐色至黑色 , 具 2~3 圈轮纹 , 其上生很多小黑粒点 , 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茎部染病茎上产生条斑 , 病部呈黑褐色 , 茎部以上茎叶变黄枯死。荚染病初生不规则形紫斑点 , 病部具分泌物 , 褐色至黑褐色 , 干后呈疮痂状 , 侵入种子引起斑点。
病原 Ascochyta pinodes (Berk .et Bloxam)Jones. 称豆类壳二孢 ,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 Mycosphaerella pinodes (Berk.et Bl.)Stone 称豌豆球腔菌 , 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座球形 , 大小 100~140(μm), 子囊圆筒形至椭圆形 , 大小 58~62 × 12(μm), 子囊孢子卵形或椭圆形 , 大小 17.2 × 7.9(μm) 。分生孢子无色 , 双细胞 , 大小 12~17 × 3.5~5.5(μm), 平均为 12.3 × 4.5 (μm) 。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种子内或以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地表越 冬。翌年病菌通过风、雨或灌溉水传播 , 从气孔、水孔或伤口侵入 , 引致发病。种子带菌可随种子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用病种子育苗 , 苗期可见子叶染病 , 后蔓延到真叶上 , 田间发病后 , 病斑上产出分生孢子 , 借风、雨或农事操作进行传播 , 引致再侵染。
防治方法 (1) 选用无病豆荚 , 单独脱粒留种 , 播种前用 56 ℃温水浸种 5 分钟 , 进行种子消毒。 (2) 适时播种 , 不宜过早。提倡高畦栽培 , 适当密植 , 合理施肥 , 增施钾肥 , 提高抗病力。 (3)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 78% 波·锰锌 ( 科博 )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50% 福·异菌 ( 灭霉灵 ) 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 隔 10 天防治 1 次 , 连续防治 2~3 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医外科学期末复习.pdf VIP
- 生产车间划线标识执行规范.pdf VIP
- EDA软件:Cadence Allegro二次开发_ CadenceAllegro数据库操作.docx VIP
- 物性表_威格斯 PEEK VICTREX® PEEK 450G.pdf VIP
- 让我们一起去追“星”!——两弹一星之核弹老人魏世杰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1).pptx VIP
- (2025秋新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pdf
- 《领导力》培训课件ppt.pptx VIP
- 运输车队长绩效考核表.xlsx VIP
- 驾校一点通摩托车科目一题库400题讲解 .pdf
- 印尼二手车市场研究及业务建议.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