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心理学笔记整理.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認知心理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 绪论 一、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CT技术;PET技术;ERP技术; (书P46-49) 第二章 知觉 一、知觉失调:统合失认;联想失认(associative agnosia);面貌失认 知觉失调——指对于看到的事物不能理解和再认  ?统合失认——指可以完整地再认轮廓,但不能再认事物本身  ?联想失认——指可以认出事物,但集中注意细枝末节  ?面貌失认——指不能再认人脸 二、自下而上的知觉加工 1、模板匹配理论 (书P106-111) ?基本思想:在个体的头脑中存在着许多与不同事物相对应的模板,当个体面对着一个未知      的知觉模式时,他就将这个刺激模式与头脑中的模版一一比较,找出匹配程度最      高的那个模版,从而完成识别模式 ?意义:确认了在人的头脑中应该存在于各种刺激相对应的表征 2、特征分析理论 (书P111-113) ?基本思想:人的头脑中,各种模式是从它们分解后得到的一系列特征的形式来表征的,模      相比较,找到最佳匹配 ?实验证据1:视觉搜索试验(Treisman,1963)  ?任务:从许多字母中搜索出目标字母 条件A:非目标字母都是直线字母 条件B:非目标字母都是曲线字母 A B EIMVWX XMZWVI VIEXWM WVEQIE CDGORU RDQOCG GRDCOU DCURZG  ?结果:A条件Q容易找到;B条件Q不容易找到  ?讨论:目标字母的识别不是依靠模板,而是依靠目标检测 ?实验证据2:静止网膜像 3、特征整合论:错觉性结合;非对称性搜索 ?什么是特征和客体? 特征是某个维度的一个特定值,而客体则是一些特征的整合 ?Treisman,1982 在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模式识别的双加工阶段模型。 ?Treisman认为,知觉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早期的前注意阶段 后期的特征整合阶段 自动、平行加工 系列加工 特征漂移 特征整合成为客体 特征地图 位置地图 ?实验证据1:错觉性结合试验 ?错觉性结合——在注意分散或过载时不同个体的特征发生彼此交换的现象 ?实验方法:向被试快速呈现卡片,卡片上两边印着数字,中间印着字母。被试先报告数        字,后报告字母及其位置和颜色         6 T(绿) S(红) N(蓝) 2     实验中第二作业里出现的错误:“左面的黄T”或“右边的蓝O”                   “左边的红T”或“中间的红N”  ?结果:报告数字的正确率高于90%,报告字母的正确率仅25% ?实验证据2:非对称性搜索实验   ?结果:对称性实验出现非对称性现象 三、自上而下的知觉加工:知觉学习;变化盲;词优效应 ?知觉学习——是知觉成绩随着训练逐步提高的过程 这种训练经常不需要反馈其成果,往往不能被意识到,但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甚至是永    久性的 并且与训练时的特定任务相联系,很少迁移到不同任务中 ?变化盲——是指个体检测不到事物变化的情况   变化盲现象说明,人的知觉不想摄影那样一览无余,细微特征的某些变化只要不影响事物的意义,可能就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可能变化盲鱼自上而下的加工有密切联系 ?词优效应 视觉拓扑理论——典型的拓扑性质包括:连通性、封闭性、洞等。而大小、角度、平行性等几何特性在拓扑交换下会发生变化,因而不是拓扑特性 第三章 注意 一、选择性注意:过滤器理论;衰减器理论 (书P80-84) 选择性注意 ?认为人们可以同时注意的事物数目是有限的 ?日常生活、实验室研究和神经生理学研究中得到的证据显示,受到积极注意的信息与受到 忽视的信息在加工上是不同的 过滤器模型(filter model) ?同一时间可以被注意到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如果信息量超过限度注意过滤器就将选择让一些信息通过,并将另一些信息排斥在注意之  外 ?SUPPORT:双耳分听实验  OBJECT:鸡尾酒会现象 衰减器模型(attention model) ?Treisman将注意比作一个衰减器,它可以“调解”非追随信息 ?Treisman的AM认为,接受的信息要经历三种分析或检验: ?分析刺激的物理属性 ?确定刺激是否语言,如果是就将它们分为音节和单词 ?识别单词并赋予意义 ?三个阶段并非全部需要 FM和AM比较 ?相同: 两模型的根本出发点相同,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或通道容量有限,必须过滤予以调节 过滤器位置相同,处于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 过滤器的作用都是选择一部分信息进入高级的知觉分析水平,使之得到识别,因此,两者并成为“知觉选择模型” ?不同: FM认为选择注意性的基础是对输入信息(刺激)的物理属性的粗略分析;AM认为前注意分析更为复杂,甚至由语义加工组成 F

文档评论(0)

df9v4f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