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单位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汇编探索.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单位危险化学品目录序号品名别名CAS号危险化学品目录中序号化学式1氨溶液[含氨>10%]氨水1336-21-635NH3·3H2O2过氧化钠双氧化钠;二氧化钠1313-60-6898Na2O23甲醇木醇;木精67-56-11022CH3OH4硫脲硫代尿素62-56-61291H2NCSNH25硫酸 7664-93-91302H2SO46硫酸铍 13510-49-11319BeSO47硫氰酸钾酸式硫酸钾7646-93-71325KSCN8氯酸钾 3811/4/91533KClO39硼酸 10043-35-31609H3BO310偏钒酸铵 7803-55-61614NH4VO311氢氟酸氟化氢溶液7664-39-31650HF12氢氧化钾苛性钾1310-58-31667KOH13氢氧化钠苛性钠;烧碱1310-73-21669NaOH14硝酸 7697-37-22285HNO315硝酸银 7761-88-82340AgNO316盐酸氢氯酸7647-01-02507HCL17乙醇[无水]无水酒精64-17-52568C2H6O18乙炔电石气74-86-22629C2H219乙酸[含量>80%]醋酸64-19-72630C2H4O220乙酸铅醋酸铅301-04-22641Pb(CH3COO)2·3H2O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标识中文名氨溶液(氨水)分子式NH3·3H2O危险类别第8.2类英文名Ammonium hydroxideCAS号1336-21-6UN编号2672理化特性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熔点(℃)——沸点(℃)——相对密度(水=1)0.9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稳定性稳定闪点(℃)——爆炸极限[%(V/V)]16.0—25.0溶解性溶于水、醇避免接触条件——禁配物酸类、铝、铜。危险特性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氛。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与强氧化剂和酸剧烈反应。与卤素、氧化汞、氧化银接触会形成对震动敏感的化合物。接触下列物质能引发燃烧和爆炸:三甲胺、氨基化合物、1-氯-2,4-二硝基苯、邻—氯代硝基苯、铂、二氟化三氧、二氧二氟化铯、卤代硼、汞、碘、溴、次氯酸盐、氯漂、氨基化合物、有机酸酐、异氰酸酯、醋酸乙烯酯、烯基氧化物、环氧氯丙烷、醛类。腐蚀某些涂料、塑料和橡胶。腐蚀铜、黄铜、青铜、铝、钢、锡、锌及其合金。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置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酸类、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酸类、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个体防护措施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或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酸碱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消防措施有害燃烧(分解)产物:氨。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佩戴空气呼吸器在上风方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灭火剂:水、雾状水、砂土。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标识中文名过氧化钠分子式Na2O2危险类别第5.1类英文名Sodium peroxideCAS号1313-60-6UN编号1504理化特性外观米黄色粉末或颗粒,加热则变为黄色。熔点(℃)460(分解)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