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兴区雷暴日数时空变化特征.doc
东兴区雷暴日数时空变化特征
摘 要:利用东兴区1981~2013年雷暴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东兴区雷暴年、季、月、日及持续期变化特征和产生消退的方位变化。旨在为当地雷暴预警预报和防雷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雷暴日数;时空变化;统计分析;东兴区
中图分类号:P4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632079
引言
雷暴作为一种强对流天气现象,雷暴产生的强大电流、炽热高温、猛烈的冲击波、剧变的静电场等能带来人员伤亡、建筑物损坏,对电力、航空、通信等设施造成巨大破坏,严重的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随着东兴区社会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日趋严重。因此,研究东兴区雷暴的时空变化特征,了解它的形成过程和发生的规律,寻求有效防护措施,对于人工防雷和雷暴预警,领导决策以及防灾减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研究区域的慨况
东兴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地处沱江中游,是内江市的新城区。截至2014年,幅员面积1181km2,总人口87.46万人。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但旱涝交替,灾害性天气频发,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多强对流天气发生,雷暴是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自然灾害,严重的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东兴区气象局1981~2013年33a的雷暴观测资料。雷暴是一个日观测项目,通常以20时为日界,以1d内听到1次及以上雷声记为一个雷暴日,只有闪电而无雷声的不记为一个雷暴日。
3 雷暴日数时空分布特征
3.1 雷暴日数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1981~2013年,东兴区雷暴总日数为1039d,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1.5d,属于多雷区。
从图1可见,33a间,雷暴日数最多年份为44d(2005年),最少年份18d(2001年),两者相差26d.
通过回归分析,可以直观看到,1981~201333a年间,雷暴总趋势为两头高,中间低,前期高于后期的略倾斜式凹槽型趋势,即雷暴在20世纪80年代最多,逐渐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达到低谷后,在21世纪初期又开始缓慢增多。
同时把1981~2013年的资料每10a进行统计,20世纪80年代雷暴日为340个,20世纪90年代为296个,21世纪初的13a为403个,其年平均雷暴日数分别为34.0个,29.6个,31.0个。也得出雷暴日数20世纪80年代的雷暴最多,在平均线以上,比平均值多2.5个,20世纪90年代最少,在平均线以下,比平均值少1.9个,中后期达到低谷后(也就是在平均线以下)又有所抬升的趋势,与前面研究结论一致。
3.2 雷暴日数的季节变化特征
按照气候学的划分方法,把3~5月划分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秋季,12~次年2月为冬季。由图2可知夏季雷暴日数为672d,占全年的64.7%,其次春季雷暴日数为279d,占全年的26.9%,秋季雷暴日数为86d,占全年的8.3%,冬季雷暴日数只为2d,占全年的0.2%。
由此可以看出,东兴33a雷暴日数夏季占了全年的2/3,春季由于冷暖气团活跃,极易形成对流天气,成为雷暴活动频繁的第2个季节。秋季次之,冬季最少。这与我国平均季雷暴日随季节“春季平均季雷暴日偏低,夏季平均雷暴日偏高,秋季雷暴低于冬季”的变化是一致的。
3.3 雷暴日数的月变化特征:
从图3可以看出,雷暴日数月变化呈现出单峰值变化特征,全年中除1月外,其余各月均有雷暴发生,3~9月为雷暴主活动期,从3月到7月逐渐递增,8~11月逐渐减少。其中7月为主峰值,8月为次峰值。
3.4 雷暴的日变化特征
由于东兴台站2000年以前为夜间无人值守班,无法获取雷暴在夜间发生的准确时间,所以采用的为东兴区2001~2013年13a间的逐日地面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气象资料中,将02时,08时,14时和20时4个时间点作为观测点。因此做如下划分(北京时间):
上午出现的雷暴日 08:00~14:00 下午出现的雷暴日 14:00~20:00
上半夜出现的雷暴日:20:00~02:00 下半夜出现的雷暴日:02:00~08:00经统计,13a间东兴区共出现雷暴日数403d,其中发生在上半夜的有190d,概率为47.1%;发生在下半夜的共计123d,概率为30.5%,发生在上午的有36d,概率为8.9%,发生在下午的有54d,概率为13.4%。分布如图4所示。可见雷暴的活动多出现在夜间,其中上半夜又占了主导。白天的雷暴发生率很低。
3.5 雷暴持续期的变化特征
分析雷暴初终日可以看出,雷暴多年平均初日为4月2日,平均终日为10月6日。初日最早出现在2月22日(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镇痛治疗规范.docx VIP
- 数字文化与娱乐:2025年动漫IP衍生品市场洞察报告.docx
- 护理安全管理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课件教学教材演示幻灯片.pptx VIP
- 2025至2030中国动物园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NB-T 47047-2015 承压设备用镍及镍合金无缝管.pdf VIP
- 气道净化护理(2024年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高中数学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doc VIP
- 《电子商务概论》(附微课 第5版)课件 第7、8章 新媒体运营、 电子商务安全.pdf
- 深圳市育才教育团育才三中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doc VIP
- 测绘地形图图技术总结.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