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通讯员来稿谈新闻写作要点.doc
从通讯员来稿谈新闻写作要点
我们在“走转改”中常会听到通讯员说:“我们的稿子上你们党报真难啊!”其实,不难!党报需要来自基层的声音,而通讯员正好可以架起这座桥梁。那么,怎样的来稿才会被采用?笔者梳理了几篇通讯员稿件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循着这些问题,谈一谈新闻写作要点。
一、当好“解剖师”
假如把一篇稿件比做一个人,那么,稿件的主题思想就相当于人的大脑,标题相当于人的脸,文章框架相当于人的骨脉,文采就相当于人的气质。
一篇好的稿件就好比是一位才貌出众的人。这样的稿件首先要主题明确,或反映真善美或揭露假丑恶,让人读后能如沐春风、酣畅淋漓。其次,层次要分明。分重要、次重要、次次重要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勾勒文章框架,给人以清新、透彻的明晰感。第三,标题要醒目,或提纲挈领,或切中要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另外,要在导语部分尽量说明五个W,即何时、何地、何人、何物、何因。让读者能花最少的时间了解最详尽的内容。下面看一篇通讯员来稿:
“三箭齐发”提升装备水平“里子”
“绿色制造”撑起乌钢发展“脊梁”
本报讯 正所谓“人勤春来早”,羊年新春钟声脚步刚刚远走,走在内蒙古乌兰浩特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十里厂区,施工机器欢快的轰鸣声,伴着飞溅的铁水钢花,到处飘散着一股股生产和建设的热潮,犹如春潮在十里厂区涌动。今年正月十五还没过,乌钢设备升级技改工程就进入工作状态,铁钢材三条主线设备升级技改工程“三箭齐发”,全面开工建设。同时,几十项钢铁行业生产新工艺、新技术将在这次技改工程中“安家落户”。该技改工程全部竣工后,一个乌钢将变成三个乌钢,企业的全线生产设备不但会全部“脱胎换骨”华丽转身、企业装备水平和环保水平跃入全国先进钢铁企业行列,而且还会有力保证绿色制造成为企业发展的主旋律,让钢铁在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环抱中生产。
环保上档次,企业上规模,设备上水平,一直以来是乌钢的追求目标。恰恰相反,这个目标却成为了乌钢发展的诟病,几经更迭,迟迟不能实现,牢牢拴住了乌钢前进的步伐。长年受困于环保、规模和设备,必然要寻找破围之策。2014年9月28日,河北敬业集团正式接管乌钢。接管后,在钢铁行业面临连续多年低迷的严峻形势下,集团李董事长仍然果断投入巨资对乌钢进行大刀阔斧的全面升级改造,将环保升级和设备升级技改工程纳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中之重,从而使乌钢驶进了全面升级改造的“快车道”。乌钢这次的设备升级技改工程最大特点是“绿色制造”。针对乌钢生产设备的“软肋”和短板,集成当今先进的钢铁工艺技术装备,完成企业全流程技改升级……(因篇幅所限,此段后部分省略)
蓝天、碧水、绿地,这是人们现代生活的美好期许,也是乌钢肩负的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随着乌钢科学发展步伐的跃进,草原明珠将会呈现更加美好的绿色写意。
这篇稿件总计1021个字,仔细通读后,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毛病:1.标题太长(24个字,不算引号);2.导语太累赘、重复部分多。如 “十里厂区”和“十里厂区涌动”、“人勤春来早”和“正月十五还没过”等这样的重复共有4处。另外,还缺要素――即何时、何物。因为涉及到项目,要说明这个项目什么时候竣工,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给社会带来什么贡献等。后经笔者致电通讯员才问明了该项目具体实施、投产时间和花费的资金等。
如果此稿投到编辑部的邮箱里,刊发的可能性就比较低。一是因为编辑部每天要处理几十甚至上百篇通讯员来稿,对于缺要素的稿件,编辑很难抽出有限的时间再一一询问、填空;二是因为稿件重复部分太多,让人看了眼花缭乱。编辑更乐意处理那些思路清晰、语言简洁的稿件。
后来,此稿在笔者的精心修改下,最终在2015年4月9日《内蒙古日报》一版见报。见报后的稿件标题为《乌钢上马3项技改工程》,全文总长415个字。
在修改这篇稿件时,笔者像解剖麻雀似地对其细细解剖,最后文章导语由原来的303个字提炼为134个字,并且进行了高度凝炼。不仅讲清了工程进展及竣工时间,还说明了3项技改对企业整体产业升级的重大意义;既说明了何时,又说明了何事、何因,新闻要素更全;将原文的第二段分成二、三段,由602个字变为274个字,并且增加了投资10亿元等核心要素;结尾部分因在文中用“环保”和比较手法说明了问题,属重复部分,直接删除掉了。整篇稿件变得短小精悍,读起来更简洁明快,让人一目了然。
通过对这篇稿件的精心修改,通讯员朋友们应该有所启迪。那就是要写好一篇稿件,首先要善于解剖,要把写好的稿件反复精雕细琢,与相关栏目的稿件细细比对,查找自身的不足,加以完善、修剪。需要注意的是,稿件不在长,在于精,短小精悍的稿件才更容易吸引编辑和读者的眼球。
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自媒体交织,各种信息漫天飞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