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饮酒窥视“魏晋风度”之内涵.doc
从饮酒窥视“魏晋风度”之内涵
[摘 要]魏晋时期的名士特立独行、荒诞怪异的言谈举止及其精神特质,被后人称为魏晋风度或魏晋风流。其中文人士子们以酒会友,借酒佯狂,托酒隐世,纵情饮酒的故事俯拾皆是,构成魏晋风度的重要内容。名士们借酒表达对动乱现实无法把握的逃避和不满;在看似放荡不羁中彰显个性,彰显性情之美,真实之美。逃避与张扬,压抑与觉醒相辅相成,共同成就了魏晋名士之风流。
[关键词]魏晋风度;借酒佯狂;托酒隐世;逃避与张扬;压抑与觉醒
[中图分类号]K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7 ― 0090 ― 02
一、魏晋风度
魏晋从严格意义上划分始于东汉建安年间,历经三国和两晋。文学史上称这段为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民族矛盾异常尖锐,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止,长期分裂,在近四百年的时间里,先后出现了三十多个王朝。旧有的社会秩序已经打破,新的秩序尚未建立。尤其在正始(240-249)时期,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曹魏集团经过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到正始时期,已日薄西山。魏国内部发生了残酷血腥的权力斗争,一直垂涎于曹魏政权的司马氏却如日中天,他们大肆杀戮异己,刀光剑影,“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 (《晋书?阮籍传》)
在乱世中,敏感的士子文人最容易感受人生无常,生命脆弱,个人力量的渺小无奈,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他们政治理想落潮,建功立业之心只能被忧生之嗟代替,从而通过极端的方式最大程度宣泄生命的忧惧,达到个体生命的极致。正如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这是强烈、矛盾、热情、浓于生命彩色的一个时代。使我们联想到西欧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宗白华《美学散步》)。但“它又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富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同时又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同上)。?魏晋时期的名士们特立独行,甚至是荒诞怪异的言谈举止及其精神特质,被后人称为“魏晋风度”或“魏晋风流”。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汉诗诗人大沼枕山写过两句汉诗:“一种风流吾最爱,六朝人物晚唐诗。”当代学者余秋雨先生也说过类似的话:中国历史上最风流的文化有两种,一是魏晋名士,二是晚唐诗歌。这二者都达到了风流的极致。魏晋时期的名士们特立独行,甚至是荒诞怪异的言谈举止及其精神特质,被后人称为“魏晋风度”或“魏晋风流”。
二、魏晋名士的“饮酒”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它成为中国文坛必不可少的一味调剂,从《诗经》到《古诗十九首》,从曹操到陶渊明,从唐诗宋词一直到明清小说中,酒成了必不可少的精神寄托与文化承载。尤其在魏晋时,文人士子们以酒会友,借酒佯狂,托酒隐世。纵情饮酒的故事在魏晋俯拾皆是,蔚为壮观,成为魏晋风度中抹不掉的精彩风景,华美乐章。
曹操的在《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吟诵中,开始借饮酒寄托时光易逝,渴慕贤才来辅佐成就统一大业的人生感慨。
正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则是魏晋饮酒的代表。《世说新语?任诞》这样记载:“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他们个个嗜酒如命,留下了许多悖于世俗的饮酒故事,而以阮籍为甚。关于阮籍饮酒的故事,史书记载很多。钟会是司马氏的心腹,曾多次探问阮籍对时事的看法,阮籍都用酣醉的办法获免。城府颇深的阮籍,既不满司马氏的虚伪与阴谋篡权,但又不愿公开反对司马氏,于是阮籍便装糊涂,嗜酒佯狂。“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遗落世事,虽去佐职,恒游府内,朝宴必与焉。”(《晋书?阮籍传》)“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同上)我们发现阮籍是装糊涂的高手,在他佯狂装醉的六十天,内心需要承受多大的煎熬痛苦。他的醉酒是既想坚持本真本我,同时又无奈。是逃避现实,躲避政治迫害的形式。《晋书?阮籍传》中记载:阮籍正与人下棋,听闻母亲去世的消息,对方请求停止,阮籍坚持下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同上)母亲下葬时,他吃了一只蒸猪,喝了两斗酒,然后与灵柩诀别,话说罢了,又一声恸哭,于是吐血几升。伤害了身体,骨瘦如柴,几乎丧了生命。阮籍是这样一个真性情的人,他表达爱是从自己情感出发,他不愿为了迎合礼教而去表演给人看。这时他的饮酒是排遣丧母后内心巨大苦痛的手段。
还有阮籍侧卧酒家女旁却坐怀不乱的记载:“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同上)世人也不以为阮籍不正派。我们可以看到他并不是酒后乱性之人,对邻家妇人没有丝毫不礼之处。虽醉酒,睡在邻家美女旁边,仍保持君子风度,可见他不是无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