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doc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小的时候读余华的《活着》,几次哽咽,对着书页充满疑惑:一个人在面对苦难时,是否真的有“无限”的承受能力?当生命中的一切被剥夺而去,唯剩“活着”这个纯粹的本质,人竟然还能发出一种戏谑的笑声,在我看来是伟大而又悲壮的。“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罗因顿?米斯特里的《微妙的平衡》亦是讲述几代人的欢笑和辛酸,然而更多的是苦难和失去。作者借故事里的校对员――瓦尔米克之口展现了渺小微弱的人们在命运之轮面前的无力和脆弱:“这就是我生活的主题――失去。不过,所有的生活故事不都是如此吗?失去是永恒的主题。失去是生活这场必然之灾的一部分。”
小说背景是1975年的印度。穿插在人物的命运走向中的是很多的政治名词:紧急状态、总理演讲、改革、学生运动、计划生育……而主人公们又无一不被卷入那个年代急速的漩涡里,这就使得每个人的故事具有了一种时代感。主要人物有四个:学生马耐克,寡居多年的裁缝蒂娜,进城寻找工作的裁缝伊什瓦和他的侄子阿姆。
当我读完这本书,又翻到开头重新回望,发现了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细节:满怀希望的伊什瓦和侄子从火车上下来,这个时候他们对城里的生活是抱有期冀的,幻想着挣很多钱,给阿姆娶一个姑娘当老婆。忽然他们看到路边有一个乞丐坐在一块带有轮子的木头板子上,“腿几乎沿着屁股被截掉了”,乞丐向他们伸出手,叫道:“好心的先生,给点钱吧!”看到此段,一种巨大的荒诞和无力感笼罩了我,因为在书的结尾,伊什瓦也从一个年长却依旧强壮的裁缝沦落到了被截去双腿、坐着轮板问人要钱的乞丐。命运之轮从未停止过对每个人的讽刺,那些曾经让我们为之不屑的人和物的际遇,到头来却精准地降落在自己的身上,生命之无常和难测,常常是令人欲哭无泪的。
马耐克是一个家境优裕的青年,但是却一直生活在父母对其人生道路的指划和安排中:中学毕业后想帮助父亲经营老店,却被要求去读大学;大学毕业后想继续深造,却被生硬地安排到迪拜去工作。八年后从迪拜归来,专断的父亲已逝,留下生意惨淡的店铺和伤心欲绝的母亲,物是人非,马耐克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大学时的挚友阿维纳什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虐待至死,而事经多年后,马耐克依旧无法从悲伤中平复。心怀一丝希望的他决定去找蒂娜阿姨和裁缝伯侄二人,幻想着他们此时一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命运之锤在故事的结尾给了马耐克最后的致命一击:伯侄二人沦为乞丐,蒂娜阿姨的视力已接近“半盲”。他慌张地从史洛夫家里走出来,在遇上伊什瓦和阿姆的时候假装没认出他们――因为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话语去问候和抚慰。火车站里,列车疾疾开过,马耐克纵身跃向铁轨,奔赴另一个世界,最后一刻他的手里还拿着阿维纳什送他的象棋。阿维纳什教会他下棋的策略和人生哲理,马耐克用了短暂的一生去领悟,然而这真相如此残忍,生活的背面是如此的不堪,他选择了不承受。
“说到底,我们的生活不过是一系列的意外――一连串的偶然事件而已。一串的选择,随机的,或是精心的,叠加起来,构成了被我们称作生活的巨大灾难”。校对员瓦尔米克在法院门口的凳子上这样对蒂娜说道。我总觉得他像一个巡游整部小说的幽灵,在火车上邂逅过马耐克,对他倾谈自己的人生,后来又遇到蒂娜,在故事的结尾又成了算命者拉贾拉姆的帮手。他沐浴过历史的枪林弹雨,却毫发无伤,总在一个个恰切的时机,说出作者想告诉我们的话。“请铭记在心:幸存的诀窍就是拥抱改变,然后去适应。引用一句诗:‘一切崩毁,然后重建,重建之人早已白头’”。是啊,在你我活过的地方,依然人来人往,依然有生命在歌唱。“你看,你不能画地为牢,拒绝走出来。有些时候,你必须将你的失败当作是通向成功的踏脚石。你必须在希望和绝望之间维持微妙的平衡”。“微妙的平衡”这个说法第一次出现即是在火车上马耐克和瓦尔米克的谈话中,明智理性如后者,一番谆谆教导却无法对马耐克的人生走向改弦更张,最终马耐克还是失却了这种平衡,覆巢之下无完卵,对生活的倦腻产生于一刹那,这种冲动足以将一个人的“生之欲望”摧毁殆尽。
这种微妙的平衡也体现在蒂娜和裁缝伯侄二人身上。一开始蒂娜对他们的态度并不热情,双方之间存在猜忌、怀疑和厌恶,蒂娜在心底里无疑是对他们是充满同情的,但是表面却要伪装出一种高冷的态度,生怕被坑骗,于是就产生了一种有趣的博弈:该做多少让步,该坚持多少,同情与愚蠢,善良和软弱,它们的界限在哪里。在这背后起着作用的或许是印度的种族制度,人被分为三六九等,伊什瓦和阿姆出身于低贱的、以鞣制皮革为生的恰马尔族群,即使在国家取消了种族的划分制度之后,旧势力的阴影还徘徊不去,在闭塞的乡村,民主和文明更是一纸空文,也正因为如此,伊什瓦的兄弟,即阿姆的父亲纳拉杨因为追求投票的权利而被贵族虐待、勒死,全家除了伊什瓦和阿姆都惨遭毒手。关于这段暴行的描写,作者极为克制,甚至更像是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消费心理学探讨现象级APP生命周期.doc
- 从热熔化值角度研究低压配电线路熔断器与SPD后备保护器匹配问题.doc
- 从王某某案看我国刑事诉讼缺陷.doc
- 从现在起你要习惯手里的苹果不再出自Jonathan Ive之手.doc
- 从生活中认识初中数学.doc
- 从生活到舞台:三毛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表征与变迁.doc
- 从电影《红高粱》的二度创作评析被“东方化”的中国.doc
-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建筑师藤本壮介的探索之路.doc
- 从礼貌原则解读恭维语的应答策略.doc
- 从社会文化视角论积极人格的塑造.doc
- 2023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黄金卷02(北京专用原卷版).docx
- 2023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黄金卷02(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复习 《语言表达连贯、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课件.pptx
- (2020-2025)历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高考考情分析及真题梳理解析.pptx
- (译林2024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详细知识清单.docx
- (统编版2025新教材)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详细版).docx
- [卫生局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卫生局扫黑除恶工作总结(共5页).docx
- [计划方案]农商银行年工作要点.docx
- 厦门体育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docx
- [开学第一课小学五年级的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小学五年级(共4页).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