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物需水规律与灌溉节水.doc
作物需水规律与灌溉节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一切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一个地方的水分条件好坏,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两句农谚,就是水分条件与农业收成关系方面的简明总结。今天,我国已建成了许多水利设施,但旱涝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即便将来真正解决了旱涝问题,还是要讲究科学用水,合理灌溉。因此,为了夺取农业的高产稳产,注重灌溉与节水的协调,就需要了解和掌握农作物的需水规律,弄清降水、湿度、土壤水分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
1 作物体含水
各种农作物体内含的水分很多,一般作物含80%左右,蔬菜和块茎作物含90%~95%,某些水生作物含水竟达98%以上。作物体内富含水分,是为了使细胞保持膨压,以维持生长状态。同时,作物的生理活动,包括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根系吸收作用和养分的运输等,均需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否则,作物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和发育,也不能获得较好的产量和品质。
2 作物需水量
2.1 作物耗水量
各种农作物,从播种出苗到结出新的种子,都需要大量的水分。例如,1株玉米,在生长期中每天要消耗1.64公斤水,一生要消耗200多公斤水。小麦等粮食作物,形成1公斤干物质,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要消耗250~350公斤水;在较为干燥地区则要消耗450~500公斤水;在一般的气候条件下,亩产350公斤干物质需要消耗21万~28万公斤水,相当于1亩地上积有310~420毫米的水层。每生产1公斤棉花茎、枝、叶等干物质,需耗水400~600公斤。以亩产150公斤子棉计算,总干物质重约500公斤,就要消耗20万~30万公斤水。随着棉花产量的不断提高,所需的营养物质逐渐增多,耗水量也相应增加。但并不是产量越高,耗水量越多。据试验,一般亩产225~300公斤子棉的总耗水量需35万~45万公斤。
2.2 作物蒸腾量
作物所吸收的大量水分,除一小部分用于光合作用以制造有机物质外,99%的水分都是用于蒸腾作用消耗掉的。由于蒸腾作用,使作物的体温得到保持,不致于因温度急变而过热或过冷而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各种作物的蒸腾量是不同的,因此可用蒸腾系数(作物有机体每合成1克干物质所蒸腾的水分克数)来表示作物的需水程度。蒸腾系数大,表明作物需水多,但利用效率低,即蒸腾效率(作物有机体每消耗1公斤水所制造的干物质克数)低;反之,表明作物需水少,利用率高。例如,有调查显示:水稻的蒸腾系数达1000,豌豆为788,棉花为646,马铃薯为636,燕麦为597,大麦为534,小麦为513,而玉米、高粱、谷子仅为368、322、310。当然,蒸腾系数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天气、土壤条件和栽培措施的变化而变化。
2.3 作物需水关键期
在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个时期均需有充足的水分供应才能获得高产。其中,有的时期不但需水量多,而且在遇到干旱时减产特别明显,这个时期便是作物的需水关键期。科研和生产实践表明,各种作物的需水关键期是不同的。小麦在孕穗至抽穗开花期是需水的关键期,需水最多,若遇干旱,产量锐减。水稻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从出穗前11天左右开始)到抽穗开花期,玉米在雌雄蕊分化至抽雄吐丝期,棉花在花铃期,油菜在开花期需水都较多,遇旱明显减产,均为需水的关键期。可见,作物的需水关键期基本上是在孕穗到抽穗开花这段时间。因为在这个时期作物有机体生长发育最旺盛,需水很多,加上新的生殖器官处于幼嫩阶段,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很差,所以一遇干旱必然造成明显减产。作物的需水关键期愈长,遇到不良环境的机会也愈多,愈需采取不懈的抗灾措施。当作物需水关键期发生干旱的时候,就需要及时灌溉,缓解旱情。
3 灌溉
3.1 漫灌危害
灌溉也需要讲科学。大水漫灌是一种原始、落后的灌溉方法,在我国北方地区尤为多见,对土地及作物等的破坏十分严重,如:用水量多,成本增加;土壤流失,冲根拉苗;“饥”“饱”不匀,高处的庄稼渴死,低处的则被淹死,等等。由于大水漫灌后,过量的水分渗入土壤深层,使地下水位抬升,耕地易产生次生盐碱。土壤次生盐碱化后,轻则减产,重则变成不毛之地。大水漫灌使土壤肥力因素之间的协调受破坏,地越浇越“瘦”。在正常情况下,土壤中的水、肥、气、热4个因子相互影响,比较协调。水分适宜,可促进肥、气、热作用的发挥。大水漫灌时,过多的水分挤跑了土壤空隙中的空气,使氧气缺少,作物根系的呼吸、有机物质的分解、氨化和硝化作用等活动均不能正常进行,土壤中积累的二氧化碳也不能畅快地向空气中排放。土壤中的有效氮和钾等营养元素又很容易溶解在水中,于是一部分养分就会随多余的水分下渗而流失掉。这样,浇水量越大,土壤也就越“瘦”,产量也越低。
3.2 土壤持水量
土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外教社新世纪英专本科生系列(修订版):英语阅读 第1册 PPT课件Unit 3.pptx VIP
- 毕业论文的选题及开题报告的撰写.pptx VIP
- 初中语文2025届中考常考易错字词汇总(多音字+形声字+易错字形+易错成语).pdf VIP
- 4清洁生产的实施途径.pptx VIP
- 中视科华有限公司北京技术服务分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JJG 1201-2024 数字式轮胎压力表.pdf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监理实施细则.docx
- 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试卷3(含答案).pdf VIP
- 钩端螺旋体病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doc VIP
- GB 24430.1-2009 家用双层床安全第1部分:要求.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