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提问.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提问.doc

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提问   摘要:初中历史课提问的技巧、方式很多,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从认知的角度出发,提问分为知识水平的提问、理解水平的提问、应用水平的提问、分析水平的提问、综合水平的提问和评价水平的提问等。从技巧的角度来看,提问还可分为诱导式、疏导式、阶梯式、对比式和迂回式等提问类型。高质量的提问需要一定的技巧,如结合教学重难点进行提问,控制好课堂提问的频率,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等。提问要注意问题的难度,设计出难度适中的关键问题。只有教学中确实需要提问的才提问,才能确保其效益;教学中不需要提问则不必勉强而问,以免画蛇添足。由于受传统的教学行为方式与习惯性思维方式的影响,还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学)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还不到位,教师往往是从自身思维的角度出发去预设课堂教学目标,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生成性学习又难以达到这样的目标,问题的提出过于专业化和成人化。   关键词:历史课堂、预设与提问、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a)-0000-00   在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必要手段,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的重要方式。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老师要抛砖引玉,调动学生的思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趣的问题设计往往是一个关键,是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设计问题的能力是历史教师必备的能力,也是新课程改革提对教师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   首先联系学生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提问,如在讲《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课时,我就联系学校的学生就个别不好现象例如像同学之间打架、学生乱扔纸屑、学生不完成作业等进行了这样提问: “面对这些不遵守校规校纪的学生,你赞成用哪一个学派的思想主张来对待他们?为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我让学生分别代表不守校规者和儒、道、法三家学派的发言人进行说理,学生纷纷阐述自己的观点,支持或反驳其他同学的主张,在辩论中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种运用所学尝试解决现实问题的做法,是践行历史有效教学的一次很好的尝试。教师选择有争议的历史事件进行分层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学会换位思考,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置问题,将专业性很强的历史知识问题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进行表述,用通俗直白的语言把要提问的问题表述清楚。   其次把一个复杂问题变为数个简单问题进行疏导式提问 。教师要善于改变单一的提问方式,灵活而问。一些教师已经适应了“老师问、学生答”的传统课提问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学生习惯于在教师“预设的框架”中思维,制约了其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多地进行这种“师问生答”式的提问,不仅教师自己会觉得吃力,而且很容易让学生对课堂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对提问“麻木”。究其原因,这种提问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没有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违背了《新课标》的要求。为此,教师可考虑改变提问方式,或多种提问方式交替进行:如 1.学生之间互问:这种提问方式发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拉近了提问者与答问者之间的距离,能减轻答问双方的心理压力,有利于问、答双方更好地展开思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问”“自答”或“互问”每个答案”,从“被动接受”为“互动”建设的知识获取方法;从“接受答案”到“发现问题”问题研究。长此以往,科学素质高的自觉探索学生问题意识的问题会逐渐升华为理性批判,独立,从而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学生向教师提问:学生向教师提问正是落实这一新理念的必然要求。透过学生的提问,不仅教师更容易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地采取补救措施。更重要的是,这种让学生主动设疑的方式,能使学生有感而发,从而提出的问题更具针对性。如讲“重庆谈判”一目时,教师可以采用疏导式提问,“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毛主席是去还是不去?为什么?”学生列举了很多不该去的理由:有的说“蒋介石背信弃义,西安事变后扣押了张学良,说明他是一个伪君子,所以毛主席不能去。”有的说“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后,抢夺胜利果实,部署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没有丝毫和平的诚意,毛主席不能去。”那么说该去的学生也列举了许多该去的理由:“因为当时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关键时刻,部分势力对国民党抱有幻想,去就能揭露敌人,政治谈判是一种针锋相对的斗争。”在这种情况下,我因势利导,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学生:“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为了争取和平,揭示了蒋介石的假和平,真内战,团结和教育全国人民,毛主席不顾个人安危,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勇气,毅然前往,进行谈判。”这种疏导式提问比直接问“毛泽东为何要去重庆谈判?”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分解成小的问题更容易理解,引导学生回答一个接一个的方式,是一个困难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