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6第五章 教会法[精].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教 会 法 本章结构 一、教会法概述 二、教会法的主要内容 ※三、教会法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一、概述 教会法也称寺院法、宗规法,是基督教关于教会本身的组织、制度和教徒生活准则的法规,它对于教会与世俗政权的关系、土地、婚姻家庭与继承、刑法、诉讼制度等方面也都有规定。教会法的产生是基督教发展的结果,到中世纪中期教会法形成独立的法律体系。 西欧中世纪法律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二元化,天主教会独立于国家政权之外,教会法与世俗法并存。教会法的适用范围远超出教会内部而深入到世俗各领域,成为封建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教会法的概念: 教会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上,泛指整个基督教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规定和编纂的各种规则和章程的总称。 2、狭义上,特指中世纪罗马天主教的教规。我们这里采用狭义的概念。 (二)教会法的产生与发展 教会法是随着基督教地位的变化而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 1、教会法体系逐步形成(4世纪~9世纪) 评价: 从地位上讲,这一时期教权仍从属于世俗政权,宗教会议均由世俗的皇帝或国王主持召开,因而教会立法是在世俗政权控制下进行。 就内容看,这一时期教会法主要调整教会内部事务,较少涉及到世俗事务。 2、鼎盛时期(10世纪~14世纪) (1)背景:西欧进入封建割据时期,基督教会逐步摆脱世俗皇帝的控制,并进而争得了对世俗权力的领导地位。 (2)表现: 第一,教会逐步确立起教会事务上的最高立法权; 第二,宗教会议逐渐脱离世俗权力的支配而处于教皇的控制之下,其决议需经教皇批准。 第三,教皇“教令集”,即教皇的敕令、通谕和教谕等的汇编,成为教会法的重要渊源之一。 (3)评价:这一时期教会逐步确立起教会事务上的最高立法权。宗教会议已经逐渐脱离世俗权力的支配而处于教皇的控制之下,其决议需经教皇批准。 3、衰落时期(15世纪~18、19世纪) (1)背景及表现:15世纪以后,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和西欧各国中央集权制的形成,教会地位开始下降, 教会法的地位日趋衰落。 (2)评价:教会法作为一个法律体系仍然继续存在。并且,教会法在婚姻、家庭、继承方面的某些规定仍然是西欧各国立法的重要渊源。 ※(三)教会法的渊源 1、《圣经》 (1)地位:《圣经》既是基督教各教派信仰的基础,也是教会立法的权威性依据,而且本身也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宗教法庭甚至世俗法庭审判的准则。 (2)内容: 《圣经》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 摩西十诫 1、除耶和华之外,不可信仰他神; 2.不可雕刻和崇拜偶像; 3.不可妄称耶和华上帝之名; 4.第七日为圣安息日; 5.当孝敬父母; 摩西十诫 6.不可杀人; 7.不可奸淫; 8.不可偷盗; 9.不可作假证陷害他人; 10.不可贪恋他人的妻子和财物。 2、教皇教令集 (1)来源和地位:教皇教令集是罗马教皇和教庭颁布的敕令、通谕和教谕的汇编,是教会法的另一个重要渊源,也是西欧中世纪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代表性法典: 最早出现的教令集是12世纪中叶的《格拉蒂安教令集》,是1139-1141波伦亚大学修道士格拉蒂安编纂的; 1234年西班牙教会法学家雷蒙德编纂了《格列高利九世教令集》,这是第一部官刊的教会法典; 1582年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将包括《格拉蒂安教令集》在内的六部法律文献编纂在一起,称为《教会法大全》,又称《寺院法大全》、《宗教法大全》。 3、宗教会议决议、法令与法律集 由教皇或地方召开的各种宗教会议所制定的决议和法规是教会法院审理案件的依据和教徒行为的准则。 4、罗马法的某些原则和制度 教会法从罗马法和日耳曼法中吸收了许多法律原则和制度,尤其是罗马法中涉及财产、继承和契约等事务的方面。 二、教会法的基本制度 ※(一)教阶制度(教皇国家制度) 教阶制度是规定基督教神职人员的等级和教务管理的制度,它以“整个世界就是以上帝为主宰的等级结构”观念为理论根据,反映出教会的世俗封建专制主义特征。 1、教皇 (1)地位:教会法规定,教皇是基督教会的最高统治者。 (2)教皇的权力:对教会及教徒的道德和纪律以及政治、经济有最高和最完全的管辖权;有召集宗教会议、批准会议决议、任免主教以及划分教区的权力;教皇是教会法院的最高审级,而教皇本人可不受任何审判。 (3)任免:教皇自11世纪以后由枢机主教选举产生,任期终身, 除因异端罪外不得罢免。 2、枢机主教,因穿红色僧服亦称红衣主教。 (1)地位:枢机主教分掌教庭各部和重要教区的领导权。枢机主教会议是教皇的最高谘议机关。 (2)任免:主教在一般教区内行使管理权,由教皇选任,对教皇宣誓效忠。 3、神甫:主教管辖区又划分为若干教区,每区设神甫1人,主持宗教仪式, 进行传教活动。 神甫主持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