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的困境与解救之路.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诗的困境与解救之路.doc

新诗的困境与解救之路    罗小凤是个知识结构完善、素质能力全面、学术成果丰硕的年轻学者。多年以来,她在文艺学研究、诗歌创作和文学评论诸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现。将诗歌创作、文学批评与理论研究集于一身,并在三个方面实现有机的融合互补,以诗人之心评论别人的作品,以理论指导批评与诗歌创作,而又以批评实践丰富理论,不断提高诗歌创作水平,这样的价值取向和执着追求应该大力提倡。    著名诗人曹植《与杨德祖书》云:“盖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论于淑媛;有龙渊之利,乃可以议于断割。”此非虚言,其实也本该如此。试想,一个连一首古诗都写不出来的人竟然对李白、杜甫评头论足,一个连一首新诗都写不出来的人宣称自己研究郭沫若、闻一多,窃以为自身的资质尚且不够,又焉能发表什么真知灼见!在这方面,罗小凤对现当代新诗发表意见,显然具有充分的资质和权力。近读她的新著《1930年代新诗对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感慨颇多,兹仅就此书在方法论方面特色略谈几点观感。    宏观视野是这本书的显著特色之一。说到研究方法,马上就想到我国1980年代中期的方法论热,当代西方诸如原型批评、结构主义、接受美学、现象学等纷至沓来,风起云涌,年轻学者欣喜若狂,趋之若鹜,纷纷拿起此类新式武器尝试解剖研究对象,的确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可喜成果,特别是开创了我国新时期以来思想领域最为活跃的局面。其实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拥有悠久的传统、科学的方法和成功的经验。关于文学批评,如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云:“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培?v,酌沧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此谓“宏观”云云,盖不单指宏观一层,还应包括中观和微观多个层面。从《1930年代新诗对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所列举的“参考文献”来看,即有报刊杂志43种、著作88种、论文集11种、论文与学位论文20种之多,其实际阅读恐怕并不止于这些,而其中关乎研究重点的资料当更为丰富繁多,可见作者阅读面之宽广,亦可见作者的研究基础是多么雄厚扎实。从书的逻辑框架亦可看出,各章的第一节一般描述宏观历史背景,即“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之社会文化环境,从而为下面的个案分析提供可资运行的基础轨道和具体路径。如第四章 “诗需想象”、第六章“诗的效用在‘暗示’”等,在总述历史文化背景之后展开具体分析,从而形成一个阵容严整的宏观网状结构,给人以全方位展示和总体印象。不仅如此,正如作者《后记》所说:“因为这个选题,一端牵着新诗,而另一端牵着博大精深绵延几千年的古典诗传统,研究这个选题便意味着要对新诗与古典诗传统都进行深入考察,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也正因为具有挑战性,所以这项研究也就更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作者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为我们提供了一幅1930年代新诗对古典诗传统再发现的宏观图景,揭示了这次艺术探险的历史价值、艺术规律和现实意义。    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是这本书的显著特色之二。19世纪的哲学家黑格尔在哲学史、逻辑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他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提出:“历史上的那些哲学系统的次序,与理念里的那些概念规定的逻辑推演的次序是相同的。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对哲学史里出现的各个系统的基本概念,完全剥掉它们的外在形态和特殊应用,我们就可以得到理念自身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逻辑概念了。反之,如果掌握了逻辑的进程,我们亦可从它里面的各个主要环节得到历史现象的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既是保证思维正确性的客观基础,也是我们研究新事物、总结新成果、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有效方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范畴,结构主义语言学大师索绪尔关于“共时性”和“历时性”的概念,其实讲的也是历史和逻辑两个层面,是我们进行学术研究、全面考察问题必须兼顾的两个基本维度。1930年代的时间界定,“历史”之维度也;“新诗对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研究之论域即意识星空也;而各自独立又密切关联的“晚唐诗热”、“什么是新诗”、“废名”、“林庚”、“卞之琳”、“何其芳”等等,则是分布于浩瀚星空的最闪亮的理论坐标和关注焦点。历史起码有两个层面,一是自然历史,即真实发生过的事实;二是文字记录下来的历史,它其实是客观历史的一种重建,是意识(语言)构建起来的历史,是一种“效果历史”,带有许多主观的成分。当然,时光不能倒流,我们只能依据史料进行研究,从而再次构建纯属研究者个人的对以往历史的基本认知。就逻辑层面言,对于1930年代的这一新诗话题,它的本来面目乃是众声喧哗的状态,而将大量且庞杂的材料进行区别归类分析,进而描述出比较清晰的逻辑体系,实际上是研究者建构的产物。本书按照本体论特别是以创作论为主体建构起来的系统框架,从“对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之历史发展、理论剖析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