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銹水湾煤矿施工组织设计
PAGE \* MERGEFORMAT 91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 编制依据
1、《城口县锈水湾煤厂扩建初步设计说明书》
2、《城口县锈水湾煤厂扩建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说明书》
3、《城口县西部矿业有限公司锈水湾煤矿扩建初步设计(变更)说明书》
4、《城口县西部矿业有限公司锈水湾煤矿扩建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变更)说明书》
5、《煤矿安全规程》2010版,煤矿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
6、《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50399-2006
第二节 矿区概况
一、工程位置
锈水湾煤矿位于城口县城314°方向,平距约27km,属城口县沿河乡八一村所辖。
主井口坐标:X=3549219,YZ=494m。
矿山有简易公路约2km至岔溪口连接城(口)—万(源)公路,岔溪口距万源市城区61km,距襄渝铁路万源车站59km、官渡车站50km,距城口县城39km,交通方便。
二、地形地貌
矿区内最高海拔1572m(韩家寨),最低海拔490m,相对高差1082m,属中低山中浅切割区。
矿区外北西侧发育岔溪河,该河6-10月为洪水期,11月至次年5月枯水期,河水流入仁河。流量较小,一般30~50L/s,最高洪水位约490.8m。由于矿区地形起伏大,切割深,沟谷发育有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排泄,最高洪水位涨幅约2m,对矿井开采无影响。沟河切割深度10~20m,冲沟纵坡降10~20%。
三、气象条件及地震情况
城口属四川盆地北亚热带山地气候,由于山高谷深,高差大,具有山区立体气候的特征。主要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冬长夏短。平均气温13.8℃,年最高气温38.9℃,最低气温-13.2℃。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降雪,无霜期234天,平均年降水量1261.4mm
地震: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2-02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
四、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1、含水层
矿区主要含水层为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上统吴家坪组二段(P3w2)、及下三叠统大冶组(T1
2、隔水层
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一段(P3W1)和大隆组(P3d)岩性以泥岩为主,其富水性弱,属矿区相对隔水层。
3、充水因素分析
矿井充水水源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大气降水,二是含水层水,三是老窑积水,四是地表水。
(1)大气降水:大气降水是矿井主要的充水水源,大气降水一般沿风化裂隙及采动裂隙渗透进入矿井。
(2)含水层水:主要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上统吴家坪组二段(P3w2)及下三叠统大冶组(T1
(3)老窑积水:老窑及采空区水是矿井生产中的主要充水要素,因此,矿井在开采期间,应加强探放水措施,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防止老窑穿水事故的发生。
(4)地表水:矿区范围内地表无大型地表水体,冲沟较发育,地表水排泄条件较好,地表水以季节性溪流为主,对矿井充水影响较小。
4、充水通道
(1)采动裂隙
采矿活动生产大量的采动裂隙,矿层的顶板底板均受到一定破坏,地表水将通过采动裂隙导入工作面,易诱发突水通道。
(2)老窑采空区
矿区内有大量的老采空区,废弃采面或巷道在生产过程中受采动的影响,原有围岩应力条件发生变化,是矿井充水的充水通道之一。
(3)岩溶裂隙
矿区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二段(P3w2)、大隆组(P3d)在地表有大量出露,岩溶裂隙发育,特别是封闭性岩溶积水,井巷工程揭露时会成为矿井充水通道。
5、充水方式
矿井充水因素主要来自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上统吴家坪组二段(P3w2)、大隆组(P3d)及下三叠统大冶组(T1
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二段(P3w2)、大隆组(P3d)位于开采煤层顶部,富水性较强,一旦采动裂隙与之贯穿时,储集于砂岩中的地下水将汇入大巷从而对煤层的开采造成影响,这是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
6、矿井涌水量
根据目前锈水湾煤矿主平硐观测,正常涌水量:0.5m3/h,最大涌水量: 2m3/h。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对矿井涌水量进行预算。预计矿井在开采末期正常涌水量:
=0.9m3/h
预算矿井在开采末期最大涌水量:
=3.7m3/h
式中:
、——矿井预计正常涌水量和矿井最大涌水量;
、——矿井现在的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
S1——矿井目前采空区面积,0.55km2;
S2——矿井开采后期的采空区面积,1.85km2。
综上所述,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井涌水量较小,主要受季节性影响,雨后井巷涌水相对大些。矿井在开采过程中,必须正确掌握上部的采空区范围,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防水原则,防止误穿老采空区积水,造成水害事故。
五、煤系地质构造和特征
㈠、矿区地层:
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志留系中统沙帽组(S2s),二叠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