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实验报告参考)甲襞微循环检测.docVIP

中医诊断学实验报告参考)甲襞微循环检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诊断学实验报告参考)甲襞微循环检测

中医诊断学实验报告(参考) 实验一:甲襞微循环检测 实验原理:《内经》认为“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脉分布的 广泛性与微循环类似。而“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与“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这种气血“双向”流注的描述,与微循环毛细血管内外液体“双向”流动也极其相似。同时,络脉还具有“渗灌气血”和“互渗津血”的作用,实际上起着类似微循环的“血液循环通道”和“物质交换场所”的功能。 在病理状况下,络脉的变形、扭曲、扩张、充血所造成的“赤丝血缕”。络脉气血不畅,血行瘀阻所形成的“血泣”、“血积”。络脉津血失渗,渗于络外所造成的“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络脉血色异常所造成的肌肤色泽异常等,与微循环的形态改变、流速、流态变异、管周渗血、血色、血流改变等均密切相关。 实验目的:掌握普通显微镜观察甲襞微循环的方法,熟悉甲襞微循环检测的指标、方法及正常值,了解常见爪甲色泽的微循环变化。 实验方法和步骤:直接方法,借助显微镜,直接活体观察其形态、分布、流速、流态及微血管周围情况。 甲襞是覆盖在指甲根部的皮肤皱折,表面为鳞状上皮所覆盖,其中真皮突起形成乳头。每个乳头区有一支到几支形如襻状的毛细血管,故称为毛细血管襻。毛细血管襻由较细的输入支、襻顶、和较粗的输出支三部分组成而呈“发夹状”。血流从输入支基低部流入,经襻顶、再从输出支基底部流出。流入输入支的血流主要来自于弓形动脉,从输出支流出的血液进入乳头下静脉丛。此处微血管交错成丛,甲襞微循环观察所见的深度可达到乳头下静脉丛水平。 ⑴普通显微镜加光源 一般皆在低倍镜下观察,8×、10×物镜和5×、10×目镜各一个,最好选用平场消色差目镜和物镜,以减少因手指表面球面所造成的成像模糊。 ⑵光源:要达到四点要求。 ①强光:45度折射光,要使视野清晰,至少应在5V,40W以上。 ②聚光:要在甲襞处形成0.5㎝光斑。 ③冷光:防止灯光过照影响观察真实情况,故必须在灯光前加隔热片,使照射20分钟后局部温度上升不超过3℃。一般室温在15~25℃之间最佳。 ④滤光:由于红黄色光照射局部后,微血管与周围组织都显红色,反差少,看不清红血球移动,因绿与红互为补色,故常加蓝绿色或黄绿色隔热玻片或滤色膜。使用经过滤色的冷光则红细胞流动清晰可见。 ⑶目镜测微尺 安装在目镜内的一种测微板尺,直径15㎜,分10大格,每大格10小格,共计100小格。将其安入目镜光阑上,插入显微镜的抽管中,即可测量毛细血管的宽度(在显微镜中观察,每小格10μm)及每㎜宽度内的毛细血管数目(根数)。 ⑷手指固定架 用石膏、有机玻璃或金属等制作。以使手指固定舒适。 ⑸观察油 使透明皮肤,帮助光线折射,减少漫反射。一般用香柏油、石蜡油均可。 实验数据: ⑴毛细血管襻的形态 ①清晰度:清晰可见。正常:85﹪以上清晰可见。异常:模糊、消失。 ②排列:正常:排列整齐。异常:不规则、紊乱。 ③外形:正常:“发夹状”或微变“交叉状”。异常:除正常以外皆属异常。异常率超过30﹪才有意义。健康人80﹪以上管襻为正常,年龄增大,异常率增高。 ④数目:以目镜测微尺计数3个不同区,计数“根数/㎜”,取平均值。正常:6~12支/㎜,平均7支/㎜。 ⑤长度:取平均值,不同人之间长度差异很大,但每个人各管襻长度则较接近。 ⑥管径:本指标最好采用电视扫描定量仪或激光微循环显微镜。如不具备上述仪器,则可采用目镜测微尺测量(150倍以上放大方较准确)。或以并排平行通过管襻中部的红细胞个数(1个7μm)来确定。正常情况下,微动脉管径≈9.16±0.95μm。微静脉管径≈12.04±1.59μm。动/静≈1:1.3 ~1.5。 ⑦襻顶宽度 正常约为43≈47μm。 ⑵微血流动态 ①血液流态: 常见的有:线流(血流连续,无红细胞集聚现象)。泥沙流(血流中有轻度的红细胞集聚现象)。虚线流(血流中的红细胞呈粒状流态)。絮状流(红细胞聚集与血浆呈分离状)。正常情况下,呈均匀连续流态。如呈絮状则为异常。 ②襻顶血流 正常:流畅。异常:膨大、瘀血。正常人亦可见少量襻顶膨大或瘀血,但不超过20﹪。 ⑶血流速度 流态半定量法:根据流态可以大致确定流速,这种方法不需特殊仪器,易于掌握运用。在显微镜下,血流从正常→停滞可分为7级:线流>1.6㎜/秒,线粒流<1.6㎜/秒,粒线流<1㎜/秒,粒流 <0.6㎜/秒,粒缓流<0.4㎜/秒,粒摆流<0.2㎜/秒,停滞=0㎜/秒。 ⑷ 襻周状况 有三种情况。正常情况下襻周清晰,无渗出或出血出血。 ①清晰:管襻周围和襻顶部有边缘清晰的透亮区。 ②渗出:管襻周围边缘不清、模糊、看不清血流或有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