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中医资料9芍药甘草汤治疗72例腓肠肌痉挛症的临床分析报告.docVIP

(1959年中医资料9芍药甘草汤治疗72例腓肠肌痉挛症的临床分析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59年中医资料9芍药甘草汤治疗72例腓肠肌痉挛症的临床分析报告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芍药甘草汤治疗72例腓肠肌痉挛症的临床分析报告 常州市天宁区第一联合医院 徐迪华;孙有根?    应用动机   腓肠肌痉挛为肌痉挛症中最常见的症状,患者相当普遍,虽不致危害生命,但发作后恒引起小腿部持续数天的痠痛,对劳动有一定影响。本症的发病原因大致为:脱水、小腿静脉郁血、腓肠肌过劳(跋步、游泳)、醇中毒、下肢受冻等等。早在公元204年,祖国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即认为热性病误用汗法可以产生本症的详实记载,并且采用芍药甘草汤、桂枝附子汤*治疗。其原文为: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虚则两胫挛……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   以上三节内容,张仲景既肯定了过汗可产生小腿或四肢挛急的诊断,而且给芍药甘草汤的疗效下了很高的评价,我们为了总结祖国医药这一项宝贵经验,为了研究芍药甘草汤对非源于脱水所引起的腓肠肌痉挛症是否亦有疗效,于1957年6月起,采用本方选治了72个病例,按病源分组进行观察。兹将观察结果,作出扼要的分析与讨论。    临床资料   1.性别与年龄:72病例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23例,成2.1与1之比。男性所以多于女性,大抵系体力劳动方面的差别,与女性在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等病发病率较低等因素有关;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64岁,以20岁至50岁之间发病较多,此与壮年期劳动机会多、女子怀孕的适龄时期等原因有关。(见表1)   2.发病症状:腓肠肌痉挛惟一的症状为小腿间代性抽筋,伴有疼痛。发作时小腿屈曲,不能直伸,72例中夜间发作的58例。每次发作时间一般为一分钟左右,72例中有16例。除有一般性的痉挛发作外,还间有一种持续5—20分钟的轻度挛缩现象,此时如果将小腿有力伸展,即能引起抽筋的强度发作;有一例且伴有上肢屈指总肌的痉挛。发作频度:72例中每夜发作一次的9例;发作两次的31例;发作3—4次的27例;发作5—6次的5例。平均为2.61次,病程最短的2天,最长的194天,平均为24.5天。   3.病例选择:由于腓肠肌痉挛发作时短,发作一两天后常能自动停止,或间歇数天再发,故观察疗效较为困难。为此,我们观察对象的条件是一般发病最少连续两天以上,断断续续发作的根据其病程间歇时间,服药后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发病对象男子以炉前工人、搬运工人最多,49例中占26例;女子以孕妇最多,23例中占10例。   4.分组情况:根据各种不同的发病原因分组,脱水组计28例(包括胃肠炎吐泻之后,热性病出汗过多,高温作业、消化道疾患吸收障碍等起源),腓肠肌过劳组计21例(包括跋步、站立过久和工作劳乏),下肢郁血组计12例,(包括后期孕妇及腹水患者),尚有源于 慢性醇中毒的4例,营养不良的4例,下肢受冻的3例,纳入其他组观察。    制剂、用量、使用方法   处方:白芍三钱、炙甘草三钱为一日量。为了便于制备,我们采取十倍或五倍量加适量水文火煎煮,取头二次汁过滤,相混再煎煮浓缩,浓缩至一日量等于30公撮,成为棕黑色药液,一天二次分服。   剂量与用法:分2天疗程、3天疗程、4天疗程三法,病程短的用2天疗程,病程较长的分别用3天或4天疗程。为了促使药物容易吸收,均采取空腹服,在营养不良组、下肢受凉组中有2例,患者采用一些以下的辅助药品(太子参、当归、茯苓、桂枝、附子、广皮)。脱水组中采用辅助药品的计5例,其中三例有比较显著衰竭的加太子参三钱、茯苓三钱、五味子一钱、广皮一钱五分。另有二例消化道吸收障碍加用厚朴一钱、砂仁六分、广皮一钱半、彩云粬三钱。除以上7例外,65 例均单用芍药甘草汤。    治疗效果与反应   1.疗效标准:(一)观察疗效至疗程完次日为止,即2天疗程的规定有效时期为三天,三天疗程的为四天,四天疗程的为五天。在此规定时期内,不见效的即作无效病例论。停止发作的作为痊愈病例。(三)在规定时期内痉挛次数减少或者痉挛程度减轻的作为有效病例。在停药后七天而复发的作为复发病例。   2.治愈情况:脱水组28例,(有轻度和中度失水的19例,无失水外表的9例),治疗后均未予静脉输液或增加氯化纳浓液内服,全以芍药甘草汤内

文档评论(0)

845375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