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精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务员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精选]

公务员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 福建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 福建省心理学会理事 谢维兴 你对心理健康的了解有多少? 小故事:相亲 有一个姑娘和一个小伙子因为别人介绍认识了,并且有继续发展下去的意思,他们约好了第二次见面的时间和地点。那天晚上7:00准时姑娘来到约会的地点,没有发现小伙子,于是她就在原地等。7:15分,姑娘还没有发现小伙子,姑娘有些急了,但是她还是决定在原地等。直到7:30分,姑娘准备离开时,她终于看到小伙子气喘嘘嘘地赶来,他很对抱歉地对姑娘说:”对不起,我刚去做了心理咨询,所以迟到了。” 两种基本的需求 我们是人不是神 如果我们把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放在一个从1到100的刻度上,那么最低的指数是1,指完全失调,不能处理生活中任何事情的人,他们很可能住在精神病院或者完全由别人照料。最高指数是100,指完全自立和永远自信的人。他们总是信心百倍,生活中没有任何事情能阻止其前进。他们可以解决任何问题,跨越任何障碍,对生活充满乐观,对即将到来的事情充满渴望。他们善待所遇到的每一个人,因为他们首先善待自己。 心理健康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在开展“工作幸福指数调查”。共有5350位在职人士填写问卷 “工作幸福指数”最高值为5,最低值为0。 根据统计分析,中国在职人士总体“工作幸福指数”为2.57,处于中等偏下状态。负面情绪体验得分比较高(达到3.79)。 从总体上看,中国在职人士的工作幸福感并不是很强。 幸福不是客观存在 而是一种感知 如果你找不到幸福,那不是与幸福无缘,而是对幸福缺乏感知。 人们以不同的方式靠近诱惑,到后来却发现,还是最平淡的生活最有诱惑力。 要找到幸福,首先要学会知足。 压力—难以承受之重 压力是什么? 一杯水的重量 你的压力有多大? 阿拉法特逝世的原因—— 长期心理战的结果 阿拉法特遭到以色列长期围攻,这种长期高度应急状态的慢性应急状态,类似于长期爱滋病,生理免疫系统遭到崩溃。超常应急系统因长期应急反应而崩溃。 应急性疾病的发生,主要是 通过植物性神经及其所支配的 相应器官和内分泌系统对应急 的综合性、防御性的肌体反应。 压力检测表 请回想一下自己在过去一个月内有否出现下述情况: 计分方法:从未发生 0分,偶尔 1分,经常发生 2分 觉得手上工作太多,无法应付。 觉得时间不够,所以要分秒必争。例如走路和说话的节奏很快。 觉得没有时间休闲,终日记挂着工作。 遇到挫败时很容易发脾气。 担心别人对自己工作表现的批评。 觉得领导和家人都不欣赏自己。 担心自己的经济状况。 有头痛/胃痛/背痛的毛病,难于治愈。 需要借助烟酒、药物、零食等抑制不安的情绪。 需要借助安眠药才能入睡。 与家人/朋友/同事的相处,会让你发脾气。 与人倾谈时,打断对方的话题。 上床后觉得思潮起伏,很多事情牵挂,难以入睡。 太多工作,不能每件事做到尽善尽美。 空闲时轻松一下,也会觉得内咎。 做事急躁、任性,而事后感到内咎。 觉得自己不应该享乐。 1~10分,精神压力程度低,但可能显示生活缺乏刺激,比较简单沉闷,个人做事的动力不高。 11~15,分精神压力程度中等,虽然某些时候感到压力较大,仍可应付。 16分或以上,精神压力偏高,可能要仔细想一想压力来源并寻求解决办法。 工作中的外在压力—— ——同事间竞争及业务配合度; ——年度升迁考绩及调薪; ——工作调动;新职务挑战; ——人事调动;新单位适应; ——单位绩效表现;新领导适应。 ——工作过度和时间紧迫 ——缺少变化,缺少交流 ,知识更新太快 ——与上司、同事的冲突 ——缺少对决策的影响力,不明确角色规定 监测自己和别人的压力信号 头痛 胃痛 消化不良 肌肉紧张 流泪 渴望逃避现实 失眠------ 工作中的自发性压力 ——担心能力不够、不能胜任、优柔寡断; ——个性不够开朗,人际关系欠佳; ——过高自我期望,完美主义作祟; ——承担完全责任,超负荷工作大包大揽; ——好胜心强烈,处处都要赢过; ——家庭因素及个人情绪引起烦躁压力; ——身体欠佳,无法应付工作。 压力从何而来? 心理学家曾形象说:压力就像一根小提琴弦,没有压力,就不会产生音乐。但是,如果琴弦绷得太紧,就会断掉。 人需要将压力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使压力的程度能够与生活协调。 压力从何而来?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