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夏天(二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忆夏天(二章).doc

记忆夏天(二章)   晒麦   1979年7月,我参加完高考回到家里的时候,生产队的小麦还没有收完,麦收时正值雷雨时节,整个麦收过程处处体现的就是一个“抢”字,叫“龙口夺食”,我没有理由不参加抢收劳动。大约紧张了半个月,麦子便收完打完了。   一般情况下,麦子晒到半干,就要赶着缴公粮了,那时候,缴公粮是一项神圣而艰巨的任务,各个生产队不但要努力争取超额完成任务,而且还要暗中较劲争取领先完成。所以生产队都是早早就把好麦子送到公社粮站了,粮站验收说水分超标,生产队就派我和一位大哥去粮站晒麦。这也是一个策略,占住粮站的晒台,晾晒效果当然好了。   其实晒麦是一个清闲差事,上午把麦子摊开,看住,中间翻几次,傍晚收起来,一部分晒干入库了再晒一部分。当时在粮站晒麦的有好几个生产队,聚集了五六个同伴,没事的时候大家就玩扑克,或者到街上逛,他们忙这些的时候,我就独自对着满院的麦子。   我经常会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些麦子,我喜欢麦子的颜色,柔和、养眼,在我眼里那是一种接近土地的颜色,是乡村最优美的色泽。现在我依然常常怀念那样的颜色,感慨生活中时刻面对的只有城市五光十色的繁华,已不再有那么简单、养眼的色泽了。我常常感到困惑的还有粮食总在被城市人忽视,人们热衷的话题往往是网络、股市、工资,甚至明星八卦,没有多少人真正关心粮食、农民和乡村。   我们村是阳武河流域十八村水地之一,是主要产麦村,我们生产队每年给每个社员分100斤小麦,当时这个数字是很令人羡慕的。我家6口人,可以分到600斤小麦。这600斤麦子对我们家的生活至关重要,母亲把它们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卖钱,一部分吃,一部分储存。我和姐姐上高中的学费,都靠每年卖掉300斤麦子得来,剩下的300斤,母亲会拿100斤储存起来,每年磨着吃的大约就是200斤,可以吃白面的日子只有过生日或者有亲戚来,还有就是过年过节。也许正因为这样,我们这一代人对于麦子对于粮食的挚爱才根深蒂固不可更改,而对于我们的孩子们,那些父母的宝贝们,他们就像一个美国人奥波德在半个世纪前所说:“人们在不拥有一个农场的情况下,会有两种精神上的危险。一个是以为早饭来自杂货铺,另一个是认为热量来自火炉。”许多时候,我们真的很无奈,我们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告诉孩子们关于庄稼和粮食的事情。   1979年,16岁的我面对那些享受着阳光的国家的麦子,把自己想象成它们的主人,我的麦子们在阳光下微笑着,宁静、安详,一颗麦粒就是一个宝贵的生命。我脱掉鞋子,赤脚一圈一圈摊着麦子,脚下的热度漫上心房, 变成朝气蓬勃的绿色,于是眼前大地如茵,田畴如织,景象万千。   别的生产队的同伴们经常用衣服兜了麦子去换西瓜、香瓜吃,我一次也没有换过,不是不想吃,而是舍不得麦子。有一次我的同伴也兜了一些麦子去换了。一斤麦子换回好几斤李子,那么多,我们根本吃不了,傍晚回家时他把吃剩的李子分成两份,给了我一份,快到村头我又全给了他,我骗他说我们家没人吃,说实话我是怕父母骂我,我的父亲是个老党员,平时我们在路上捡到一个谷穗他都会让我们送到生产队。   我们晒麦期间赶上了公社唱戏,是县剧团的。同伴跟我商量说想要轮流看戏,我说我不爱看,你去看就是了,他当然很高兴。接连四五天,粮站的人见我每天抱着书看麦,经常好奇地过来和我搭讪,问一些诸如为什么不去看戏之类的话题,我说借了别人的书得赶着看完。其实这只是一个表面的原因,从内心来说,我更担心的是有人动我的麦子,我知道,同伴不会如我那样认真地坐在晒台旁守着。   守着那些麦子,内心非常安宁,麦子的香气植入心田,常常会在心里闪出明亮的光芒,那是一种深情的愉悦。那些日子我甚至在想,如果没有考上学校,我就老老实实做一个农民。至今许多年过去了,当时的感受还是那么清晰地存在我的脑子里。以至于现在每当听到周围有关于农村落后、衰败的消息,和蔑视农民的语言,我都会愤愤不平。古往今来,淳朴的乡村和沉默的土地总是用自己的精华滋养着城市,而好多时候城市的人却不把乡村和乡村的人们放在眼里,即便偶尔救助一下遭受劫难的农村,城里人也总是端着一副拯救者的面孔,这样的表情实在令人心痛。   1979年,高考完那些日子,16岁的我还没有走出农村,也没有那么多的幽思,我独自守着那些麦子,仿佛日日都在走过美丽的田园,麦子把辛劳和汗水化成了纯净的爱,日日都照耀我的心灵。那些日子,朴素而坚实,怀抱温馨的麦香,一切都那么亲切、善良。   看瓜   瓜棚四面通风。静静地坐在瓜棚下,即便是赤日炎炎的三伏天也会感觉微风从八面吹来,不知道这样的微风是在什么地方酝酿出来的,象涓涓溪流,轻快地流来,又轻快地流去,带着一种不可捉摸的快意,使人感到陶醉感到安慰。放眼四望,原野的景色美丽而寂静,天空、树木、庄稼,一切都好像是眼睛第一次接触到的东西,葱茏、青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