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呼啸山庄》的孤独主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呼啸山庄》的孤独主题.doc

论《呼啸山庄》的孤独主题   摘 要:学界就《呼啸山庄》争议颇多,却极少论及其孤独主题。本文试从小说的不同人物入手,分析困扰他们的浓重的孤独感,以探讨人物性格、命运以及彼此间的情感纠葛。   关键词:《呼啸山庄》;孤独;人物   《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自问世之日起,小说就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人们纷纷从小说的创作主题,写作技巧,叙事手法等等角度发表不同论述。然而,很少人专门撰文关注过小说人物的孤独,这是一个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主题,因为孤独每时每刻,随处随地缠绕着小说中的每一个人,不仅仅是男女主人公,可以说小说的各个角色生于孤独,长于孤独,最终也死于孤独。   一、本性造就的两个孤独灵魂   首先,希思克利夫可以说是所有角色里最为孤独的一位。小说伊始,他就以一个“外来者”(alien)的身份出现在读者面前。不知来自何处,父母是谁,他就是一个“无根”的“他者”。只有从凯瑟琳和老恩肖身上,他才能体会到人间的温暖。这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理解他。老恩肖给他取名“希思克利夫”,这一名字原本是老恩肖死去的最后一个儿子的名字,因此对老恩肖来说,希思克利夫仅仅是作为那个逝去的孩子的替代品。后来,凯瑟琳低估了他们之间的爱,选择嫁给画眉山庄的埃德加。对希思克利夫,凯瑟琳的爱,尤为重要,“犹如一个即将溺水的人紧抓住救命浮木不放”(袁若娟 1992: 32)。他非常惧怕失去凯瑟琳,这一点可从小说的一个细节清晰看出。凯瑟琳在画眉山庄小住几周后回到家,从原来的“野丫头”蜕变为一个优雅的小姐,希思克利夫平生第一次央求耐莉也把他变得“得体”。然而,读者不难看出,这一点实际是违背他的本性的,也恰恰从侧面反映了他内心深藏的孤独感,怕被再次遗弃的恐惧感。耐莉随后的一番话带有极大讽刺性,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辞:“告诉我,你不觉得自己相当漂亮吗?我告诉你我是这么认为的。你简直是一个化了妆的王子哩。谁知道呢?也许你的父亲是中国的皇帝,你的母亲是印度女王,他们任何一个人用一个星期的收入就能把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都买下来。你被邪恶的水手绑架,带到了英国。假如我处在你的位置,就会想象自己出身身份高贵,而一想到自己是什么人就会给我勇气和尊严,来忍受一个小农场主的压迫。”①(70)   老恩肖的死和凯瑟琳的婚姻选择将希思克利夫置于隔绝的境地。他不得不离开,以对抗这一孤独。但是此时的孤独还没有达到顶峰,因为他仍抱有希望――重新获得失去的凯瑟琳,并与她合二为一。这一希望支撑着他继续活下去,进而驱使他展开疯狂的报复。凯瑟琳死后,他与凯瑟琳的鬼魂生活了近20年,尽管世上没有人爱他,同情他。一旦意识到自己不可能与凯瑟琳结合,他甚至失去了活着的勇气。之前所有的努力和疯狂的报复都是徒劳。至此,他的孤独达到顶点。死亡似乎成为唯一的选择,这世上再没有他关心和留恋的了。他与整个世界已经没有任何瓜葛。最终,他孤独地离开人世,如同当初孤独地来到呼啸山庄。小说中的其他人,至少临死的时候有人陪伴,如老恩肖,凯瑟琳,埃德加等。没有人知道希思克利夫死的确切时间,也没人陪在他身边。所以,孤独,隔绝伴随着希思克利夫的一生。   凯瑟琳是另一个孤独的角色。本性上她与这个世界是不相容的。她的行为不为他人理解。她爱的两个男人都背弃她。婚后,她尤其感到孤独。埃德加在她看来是个陌生人;希思克利夫谴责她的背叛。整个世界似乎都在与她作对。另外,作为一个女性,她的孤独相比男人更深一层。维多利亚时代,女人仍然被视为男人财产的一部分。她们没有自主权。凯瑟琳天性就是一个反叛者。尽管希思克利夫也是一个反叛者,但他们的反叛是不一样的,因为凯瑟琳的还具有另外一层涵义――反父权。在这个层面上,希思克利夫也不能理解她。希思克利夫缺席的三年里,凯瑟琳一直满怀希望地盼着他的归来。然而,他的归来却最终将她推向彻底的孤独。对她而言,此时的生活就是一个无底深渊。她找不到任何一点安慰。孤独的人,渴望被理解,被爱,程度越深,渴望愈烈。残酷的现实逼迫她逃入自己的虚幻世界。有些评论家称凯瑟琳是一个“逃避主义者”(escapist)(Apter 1992:178)。笔者认为,即使是,她也是被迫为之,因为她找不到一个人可以求助。   二、其他各具特色的孤独   长期以来,评论家们认为伊莎贝拉是小说中最无辜的受害者,其罪魁祸首是希思克利夫。事实上,她才是自己命运悲剧的主推手。Levy说过,在艾米莉?勃朗特的世界里,最理想的来世是童年后的生活――成年仍坚持童年时获得的对爱的态度。《呼啸山庄》挖掘了童年里两种有缺陷的爱――“无爱”(unlove)和“过分爱”(overlove)。恩肖家是“无爱”的代表,这儿孩子们的童年经历的是被忽视、虐待及抛弃;而林顿家则是“过分爱”的代名词,孩子们被过度保护、溺爱,被当作宠物。“任何一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