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非药物治疗进展__培训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迷走神经刺激(VNS) 不良反应? 声音改变、嘶哑、咳嗽? 颈部疼痛? 呼吸困难 电针治疗 概述? 历史? 作用机制? 电刺激的参数和效应 电针治疗 适应证 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 其他 小结 药物+心理+物理疗法=疗效效益 谢谢! 精神科非药物治疗新进展 随州市精神卫生中心 赵 勇 2014-5 概述 隔离、监管方式;电抽搐、电休克;心理咨询与治疗;生物反馈;工娱治疗等。 心理治疗、生物反馈及其它物理治疗技术。 隔离、监管、强制性治疗等措施的运用是不得已而为之,医学的进步应使它的作用范围和时间有所限制,或者改良以符合人性化原则。医疗的意义在于使患者减轻痛苦,恢复健康,重归社会。选用治疗方式时不仅要看治疗的可行、简便、经济性,而且要看是否满足了患者的需要,是否全面综合考虑了生物-心理-社会性因素,是否维护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否适应精神卫生法。 弱化强制治疗,重在指导引导,鼓励协商参与,尤其是非药物治疗手段,是精神科的研究及发展方向。 概述 古老而年轻的精神科 古代:放血、催吐、排泄 中医 宗教 巫术 气功…… 精神科疗法探索 药物+心理 发热疗法 胰岛素疗法 戊四氮治疗 电休克 额叶切除术 立体定向手术 干细胞治疗 基因治疗…… 近年探讨热点 经颅微电流技术 电休克疗法 认知矫正治疗(CRT) 团体生物反馈 深部脑刺激(DBS) 经颅磁刺激 迷走神经刺激(VNS) 电针治疗 电抽搐治疗 治疗前检查和准备? 详细询问相关病史? 全面躯体检查,尤其是神经系统检查? 严重营养不良者的支持治疗? 与家属交流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治疗当天患者禁食 电抽搐治疗 疗程和频度? 每个疗程8~12次。频度开始时为1天1次,连续3~6次;然后每周2~3次直至治疗完成。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每周1次以延长治疗时段 电抽搐治疗 合并药物治疗问题? 应根据具体情况合并药物治疗? 治疗后必须加以其他治疗? 可以预防性使用以避免复发 电抽搐治疗 不良反应及处置? 常见不良反应:头痛、恶心和呕吐无需特殊处理? 呼吸系统症状? 循环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 术后谵妄:安定10~20mg静注 认知矫正治疗(CRT) 认知缺陷——分裂症核心症状 神经可塑性(功能、结构) 电脑游戏? 40~60次/疗程, qd, 15min 团体生物反馈 视频 深部脑刺激(DBS) 概述 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电极触点组成的电极放置于脑内靶区域,通过埋于皮下的导线与放置于胸部皮下组织的脉冲发生器相连。可以通过选择电极对调整刺激脉冲幅度、频率和宽度在内的所有刺激参数,以获得最佳疗效。 深部脑刺激(DBS) 深部脑刺激(DBS) 疗效明确的疾病 帕金森病 特发性震颤 肌张力障碍性疾病 疗效有待于观察的疾病 强迫症 癫痫 肥胖 深部脑刺激(DBS) 不良反应 与手术置入有关:组织、血管损伤、癫痫、出血、感染 与刺激本身有关:麻痹、肌肉抽搐、构音困难、复视 大部分不良反应短暂而可逆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作用原理? 电磁转换:线圈电流? 变化产生磁场? 磁场穿过头皮和颅骨?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引起局部脑区神经元去极化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适应证? 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幻听症状? 其他: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强迫症疗效与治疗参数(频率、部位、强度、刺激数目等)有关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禁忌证? 癫痫发作史或强阳性癫痫家族史? 严重躯体疾病患者;? 严重酒精滥用者,因为可能降低发生抽搐的阈值。? 有颅脑手术史者,脑内有金属植入物者; 植入心脏起搏器者;? 孕期妇女。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安全性和不良反应? 安全性好? 头痛? 失眠? 癫痫发作:罕见 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 以固定频率和强度连续作用某一脑部区域的TMS 重要参数:刺激频率(低频:1Hz;高频:5-20Hz)及强度(80%-120%MT) 焦虑障碍的rTMS治疗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前额叶皮质活跃 惊恐障碍(PD)——背外侧前额叶(DLPFC)功能异常,两侧DLPFC兴奋性不对称(右左)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右前额叶皮质氧灌注增加,左侧前额叶皮质的灌注下降 强迫症(OCD)——前额叶皮质代谢亢进和灌注增加 抑郁症的rTMS治疗 最佳位点:背外侧前额叶(DLPFC) 方法:高频(5Hz)刺激左侧DLPFC; 低频(≤5Hz)刺激右侧DLPFC 参数对疗效的影响:高强度优于低强度;长时优于短时 焦虑抑郁障碍共病 高频(5Hz)刺激左侧背外侧前额DLPFC——缓解情绪低落,精神动力缺乏 低频(≤5Hz)刺激右侧DLPFC——缓解紧张、担心、烦躁、入睡困难 评估:HAMA,HAMD 事件相关电位:MMN,N100,N200,P3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