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初论:突破与压力[精选]
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初论:突破与压力
线性文化遗产(Lineal?or?Serial?Cultural?Heritages)是近年来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提出的新理念。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的线性文化遗产资源。在当前城市化加速发展和大规模城乡建设过程中,线性文化遗产尤其是大型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日益沉重的压力和不容错过的机遇,已经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将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一.?从文化线路到线性文化遗产 线性文化遗产是由文化线路(cultural?routes)衍生并拓展而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实施指南》定义文化线路为:“是一种陆地道路、水道或者混合类型的通道,其形态特征的定型和形成基于它自身具体的和历史的动态发展和功能演变;代表人们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一定时间内国家、地区内部或国家、地区之间人们的交往,代表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不断的交流,并代表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这些滋养长期以来通过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不断得到体现。” 1998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成立了文化线路科学委员会(CIIC),标志着以“交流和对话”为特征的跨地区或跨国家的文化线路,作为新型遗产理念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界所认同。2003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在《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实施指南》中加入了有关文化线路的内容。2005年10月,在中国西安召开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暨科学研讨会,将文化线路列为四大专题之一,并形成了《文化线路宪章》草案。 文化线路以及相近的遗产廊道(Heritage?Corridors)、文化廊道(Cultural?Corridors)、历史路径(Historic?Pathway)、线状遗迹(Serial?Monuments?and?Sites)等遗产概念,都强调空间、时间和文化因素,强调线状各个遗产节点共同构成的文化功能和价值以及至今对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对这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线性文化遗产的理念和保护研究也逐渐成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关注的热点。 线性文化遗产是指在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往往出于人类的特定目的而形成一条重要的纽带,将一些原本不关联的城镇或村庄串联起来,构成链状的文化遗存状态,真实再现了历史上人类活动的移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交流互动,并赋予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载体的人文意义和文化内涵。 线性文化遗产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其中河流峡谷、运河、道路以及铁路线等都是重要表现形式,大多代表了早期人类的运动路线,并体现着地区文化的发展历程。如从早期的利用河渠运输,逐步发展到修建运河、公路及铁路。带状绵延的长城及其周边的附属建筑、城堡、关塞等,也属线性文化遗产。 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有关国际组织的重视。自1993年桑地亚哥朝圣之路的西班牙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法国的米迪运河、奥地利的塞默林铁路、阿根廷的科布拉达·德·胡迈海卡山谷、日本的纪伊山脉胜地和朝圣之路、以色列的香料之路——内盖夫地区的沙漠城市、印加之路等一些线性文化遗产相继成为世界遗产。 这些线性文化遗产被列为世界遗产,体现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发展趋势,即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不断扩大,由单体文物到历史地段,再至整座城镇,进而兼及文化景观(cultural?landscape)、遗产区域(heritage?area),乃至串连几座甚至几十座城市、一个或多个国家的更大文化区域,纵贯或横穿多国的遗产线路。 二.?中国的大型线性文化遗产 中国大型线性文化遗产的特点是线路漫长,体量庞大,内容丰富,影响广泛。如果说绵延万里的长城是中华民族挺立不屈的脊梁,那么贯穿中国南北的大运河则是民族流动不息的血脉。在这一撇一捺大写的人字西侧,有陆地丝绸古道,东侧则有海上丝绸之路,像腰间的彩带飘展开去。正是这样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进步与发展、交流与对话的历史。 又如茶马古道,从唐代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滇藏、川藏公路修通一直存在着,是以人背马驮的运载方式,从中国横断山脉东侧的云南和四川茶叶产地出发,穿越横断山脉以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砻江向西延伸,覆盖云贵和青藏高原,通往喜马拉雅山南部的南亚次大陆。随着茶文化和藏传佛教的兴起和传播,随着茶马互市的开展,这条古道成为宗教文化以及沿途20多个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交流的走廊,成为连接多民族的经济纽带。此外,还有从中国通向印度的佛教之路,留存有三国栈道文化遗迹的剑门蜀道、沟通关中与边疆地区军事交通的秦直道以至红军长征故道等。 中国大型线性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特点:1.?较之历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