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讲:交往路线报告
3.海上“丝绸之路”的极盛时期—元、明、清各代 特点:这个时期的海外贸易空前发展,其方式已不象前一时期只是采取消极的招邀和奖励外商来华进行贸易,而是主动地派高级官员,率船队往海外各国访问,并以丝绸、瓷器等为主,进行贸易交换。 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已发展到极盛时期。民间海商往海外贸易的空前活跃,并发展到吕宋乃至拉丁美洲进行丝绸贸易。 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构想 21世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3年10月,习近平访问印度尼西亚时提出这一构想。 2014年,“一带一路”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目的:形成国际物流大通道; 中国制造扩大国际合作空间。 媒体解读: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外交和经济双重意义 希望以此连接东盟、欧盟、阿盟、非盟 上篇:中国古代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一讲:中国古代中外交往的路线 一、中国周边的地理环境与古代对外交往路线的关系 欧亚内陆地区地理环境的3个特点 该地区中部和南部气候极其干旱,降雨极其稀少,形成植被分布极其稀疏的广大干旱地带,并存在着大片砾漠(戈壁)和沙漠,在沙漠中存在着无数绿洲。 北部地区,存在着众多河流和草原。 山脉众多,峰高谷深,气候恶劣,长年积雪。 草原道路/绿洲道路/海洋道路 1.“草原道路” 这条道路东端的主要起点,在中国的北部,越过草原和荒漠到达蒙古,再穿过西伯利亚泰加森林以南的广阔草原,沿咸海、里海、黑海向西延伸。这是一条最早出现的横贯亚欧大陆的交通线路。 2.“绿洲道路” 中国古代时期对外交流中最著名、最主要也最为繁忙的道路,以“丝绸之路”之名而著称。 以帕米尔高原为界,分东、西两段。 西段开发较早,至公元前6世纪,已逐渐形成西起尼罗河流域,穿越两河地区和伊朗高原,向东延伸到印度等广大地区的交通网络。 东段自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后,才正式开辟,并逐渐将东、西两段沟通。此后,这条道路的东端又经陆路和海路,延伸到了东邻中国的朝鲜和日本。 3.“海洋道路” 这条道路的东端,主要在中国南部和东南部的沿海港口,经太平洋的南海和印度洋的孟加拉海、阿拉伯海、红海后,可抵达非洲东部和北部的沿海港口。这条海路的充分利用,主要从中国的唐宋之际开始,其时阿拉伯商人的航船开始活跃于这条漫长的海洋线路上。15世纪,郑和带领中国庞大船队7次下西洋,更标志着这条海路的全线开通。 二、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 1.“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 1877年,德国著名地质学家、地理学家里希霍芬出版了《中国》一书,他在书中首先提出了“丝路”(Seiden—strasen)一名。 1910年,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其《中国和叙利亚间的古代丝路》中,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它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通道。因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名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2.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 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形成于公元前后的两汉时期。 东面的起点是西汉的首都长安(今西安)或东汉的首都洛阳,经陇西或固原西行至金城(今兰州),然后通过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门关或阳关,穿过白龙堆到罗布泊地区的楼兰。 南道与北道 汉代西域分南道北道,南北两道的分岔点在楼兰。 北道: 经渠犁(今库尔勒)、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至疏勒(今喀什)。 南道:自鄯善(今若羌),经且末、于阗(今和田)、皮山、莎车至疏勒。从疏勒西行,越葱岭(今帕米尔)至大宛(今费尔干纳)。 由此西行可至大夏(在今阿富汗)、粟特(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安息(今伊朗),最远到达大秦(罗马帝国东部)的犁靬(又作黎轩,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 丝绸之路走向图 丝绸之路走向图 3.汉匈战争与古丝绸之路的全线贯通 匈奴的兴起 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的民族。它兴起于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期),衰落于公元一世纪(东汉时期),共活跃了约三百年。 匈奴,亦称胡,匈奴族兴起于漠北黄河河套及阴山,是一个逐水草迁徙的游牧民族。公元前209年,具有雄才大略的冒顿单于即位,经过几年的南征北战,占领了甘肃河西走廊。其境南起阴山,北抵贝加尔湖,东尽辽河,西逾葱岭。匈奴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力量最强盛,不断入扰汉朝边境。 汉初六十年,国力尚未恢复,对匈奴只能采取和亲政策。匈奴控制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割断了中国内地与西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