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 学案[精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 学案[精选]

归去来兮辞(第一课时) 编者:姜宗华 【学习目标】 1、了解相关作家作品知识、写作背景 2、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3、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1、朗读并背诵全文,在朗读与背诵中体悟作者情感,了解辞赋的特点。 2、把握文意,梳理文章思路。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陶潜(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私溢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他生于东晋后期和晋宋交替之际,家势已渐渐衰落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一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最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许多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奉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的。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而辞赋以本篇最有名有《陶渊明集》。 2、写作背景 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那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这篇文章前面有序,叙述他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 3、文体特点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而赋重铺陈。 4、诵读感知 (1)注音 瓶无储粟(sù) 求之靡(mǐ)途 田园将芜(wú)胡不归 轻飏〔yáng) 壶觞(shāng) 眄(miǎn) 流憩(qì) 矫(jiǎo)首 遐(xiá)观 出岫(xiù) 景(yǐng)翳(yì)翳 西畴(chóu) 窈窕(yǎo tiǎo)遑(huáng)遑 耘耔(yúnzǐ) 东皋(gāo) 心惮(dàn)远役 犹望一稔(rěn) (2)写出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 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 【课堂探究】 1、疏通文意,梳理文章结构,理清线索。 明确:文章结构 ⑴归隐原因:迷途知返,今是昨非。 ⑵归家情景: ①归家场面: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举家欢宴,兴高采烈。 ②归家后的生活:居陋室,自酌自饮;游园成趣,纵情山水。 ⑶定居田园后的乐趣:亲友往来,互诉衷肠;琴书相伴,消除忧伤;春天来临,耕种西畴;驾车乘舟,恣意遨游。 ⑷反思总结:随遇而安,乐天安命。 文章线索: ⑴叙事:辞官—归途—抵家—室内生活—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度过余生 ⑵抒情:自责自悔—自安自乐—乐天安命 2、第一段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归隐原因?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3、作者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抵家时的欣喜又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从何看出?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隐土情怀? 点拨:“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尤其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多美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异曲同工一诗一赋,表达了相同的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 4、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点拨:(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中国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